1 / 12
文档名称:

工程施工企业作业许可管理办法.doc

格式:doc   大小:92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程施工企业作业许可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ttteee8 2022/6/18 文件大小: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程施工企业作业许可管理办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工程施工企业作业许可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工程施工企业作业许可管理,控制作业风险, 保障作业安全,依据中国工程施工企业作业许可管理规定及相关 管理规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作业许可管理包括作业许可的范围界定、申 请
(二) 如果工作中包含下列工作,还应按专项作业管理办法要 求同时办理专项作业许可证。
进入受限空间;
高处作业;
移动式起重机吊装作业;
临时用电;
动火作业;
其他有明确要求的作业。
(三) 未涉及交叉作业的单一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 移动式起重机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动火作业等作业可以仅办 理专项作业许可证。对于频繁进行的高危作业,如进行了风险识别 和控制,并有操作规程或方案,可不办理作业许可证。
(四) 各单位应按照本办法和工作前安全分析以及其它专项作 业许可相关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单位作业活动特点、风险性质,确 定需要实行作业许可管理的范围、作业类型,建立本单位现场作业 许可清单(参考附件2)
第十四条作业许可证申请
(—)作业前申请人向批准人提出工作申请,并组织进行 风险评估,落实安全措施。
(二)作业申请人负责填写作业许可证。并提供作业内容说 明、相关附图(作业环境示意图、工艺流程示意图、平面布置示 意图等)、风险评估结果(如工作前安全分析);安全措施或HSE 工作方案等资料。
(三)作业申请人应实地参与作业许可所涉及的所有工作, 否则作业许可不能得到批准。当作业许可涉及到多个负责人时, 则被涉及到的负责人均应在申请表内签字。
第十五条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作业许可审批的基本条件,可在作业区域 监督认可人的指导下进行。
(二) 风险评估应由作业人员和属地主管共同完成,风险评估 的内容应包括工作步骤、存在的风险及危害程度、相应的控制措 施等,必要时编制HSE工作方案。具体(参见《工程企业工作 前安全分析管理规范》。
(三) 对于一份作业许可证项下的多种类型作业,可统筹考 虑作业类型、作业内容、交叉作业界面、工作时间等各方面因素, 统一进行风险评估。
第十六条安全措施
(-)作业的相关方要严格按照控制措施或HSE工作方案落 实安全措施。需要系统隔离时,应进行系统隔离、吹扫和置换;交 叉作业时,应进行区域隔离。
(二)作业许可批准前,对可能存在缺氧、富氧、有毒有害气 体、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环境,作业申请人应组织进行气体 和粉尘浓度检测,确认检测结果合格。同时,要在控制措施或HSE 工作方案中注明工作期间的气体检测时间和频次。在作业过程中, 要按照安全工作措施的检测要求进行气体检测,填写气体检测记 录。
(三)凡是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作业场所的作业,作业申 请人要按照相应要求配齐个人防护装备,并监督相关作业人员正确 佩戴。
第十七条作业许可审批
(-)根据作业风险的等级,作业许可应由能够协调相关资 源、熟悉作业流程和风险防控措施的作业批准人审批。
在特殊情况下作业批准人可授权给其下一级审批,但授权不 授责,作业批准人进行授权后,与被授权人共同承担作业现场安 全的主要责任。
(二) 作业批准人收到申请后,要组织作业申请人及相关方人 员集中对作业许可申请中提出的风险控制措施和HSE工作方案等 进行书面审查,并记录审查结果。审查内容包括:
作业内容;
所有相关的支持资料,包括风险评估结果、安全工作方案、 作业区域相关示意图、作业人员资质和安全设施设备清单等;
作业活动应遵循的相关规定;
作业前后应采取的所有安全及应急措施;
分析、评估周围环境或相邻工作区域间的相互影响,并确认 安全措施。
许可证期限。
(三) 书面审查通过后,参加书面审查的人员均应到作业许可 证所涉及的工作区域进行实地核查,确认各项安全措施得到落实。
现场确认主要内容包括:
与作业有关的设备、工具、材料等准备情况;
现场作业人员资质及能力情况;
系统隔离、置换、吹扫、检测情况;
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安全消防设施的配备,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
培训、沟通情况;
HSE工作方案中提出的其他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确认安全设施完好。
(四) 通常情况下,书面审查和现场核查可以在现场同时进行, 要确保申请材料中提出的安全措施已在现场得到落实。
(五) 书面审核和现场核查通过后,作业申请人、受影响的相 关方和作业批准人应在作业许可证上签字,作业许可证生效,现场 可以开始作业。
(六) 如书面审查或现场核查未通过,作业申请人要对查出的 问题进行记录,并组织进行整改。完善安全措施后,重新提交许可 申请。
(七) 作业人员、作业监护人等现场关键人员发生变更,须重 新申请、办理作业许可。
第十八条作业许可实施
(-)作业前,作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