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主任:
成员:
王勇汪兴洪
汪邵接后
汪志勇
储晓华
张生林查德民
李克勇
谢亚平
郑利华
凌志武
程宜男
汪顺生余坚
余支越
领导组下设办相关部门对规划给予了许多 中肯的建议。尤为感动的是,休宁县旅游局余坚局长、张伟副局长在 盛夏酷暑时自始至终地陪同我们考察,为规划、为休宁旅游律精竭虑。 这一切,使得整个规划工作得以顺利、有效、快速地开展。在此,我 们对所有关心和帮助规划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然,由于水平有限,规划仍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希望省旅游局、 黄山市旅游局、休宁县人民政府和各界专家对规划不吝提出宝贵的意 见和建议,以期《休宁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能够成为休宁旅游发展 的蓝本,为规划区和黄山市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做出贡献。
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2006年12月
修改说明
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提出的《休宁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改建 议,以及本规划编制组对于规划的进一步思考,兹对规划说明书、文 本、专题及图件作了如下修改。
1、 强化了对休宁旅游总体形象定位的剖析,并精选我国较为成功 的一些旅游地形象定位进行阐述,为休宁旅游定位提供经验借鉴。
2、 降低景区等级发展战略指标的预测值,进行资源整合,将双龙、 溪州、黄村、五城、山斗、月潭、阳台等村镇联合,以五城福地庄园 命名,整体进行等级申报。
3、 对优先发展项目投资进行重新预测,本着对休宁旅游资源“保 护为先、适度开发、梯度开发”的原则,适当降低了对状元文化城、 五城福地庄园、溪口民俗园、右龙茶村、溪州茶园等项目的投资。
4、 在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及战略步骤等中进一步突出了齐云山旅 游发展的龙头地位。同时,将策划项目分成二批次,便于有重点地进 行招商引资和建设。
5、 在第十五章“旅游生态安全规划"中,将重点项目区列入各资 源要素保护中,以强化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建设的环境保护要求。
6、 在第十章“旅游交通规划”中突出交通景观道建设,提出通道 控制要求,以营造良好的休宁旅游氛围。
7、 在第十一章“旅游产业规划"中增加“旅游信息业发展规划", 提出休宁旅游信息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2006年12月
专题研究一:休宁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目录
一、 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
1文化产业的定义和分类 2
2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3
二、 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景 6
1徽州文化概述 6
2徽州文化地域差异 8
3徽州文化旅游开发 9
10
18
三、 休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20
1指导思想 20
2目标任务 20
3发展重点 21
4广品体系 22
23
24
四、 状元文化专题规划 26
1资源概述 26
2 状兀文化广品设计 27
3状兀文化旅游广品体系 31
五、 道教文化专题规划 32
1资源概)兄 32
2 问道齐云LU 33
3道教文化产品设计 41
43
六、 茶文化专题规划 43
1 资源概况 43
2茶文化产品设计 44
3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45
七、 文化旅游产业链规划 47
1价值链理论 47
2旅游产业链理论 47
3休宁文化旅游产业链设计 48
八、 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50
1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体制创新 50
2积极培育文化旅游产业市场 51
3加强部门的协调与宏观调控 51
51
52
52
7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53
专题研究一:休宁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今天的文化也是今天的经济(胡宁,2006)。
一个地方最大的资源是文化;一个地方最能打动外地人的是文化;一个地方 与外地人交流的最好资本还是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 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美国学者波特认为,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替代 和模仿的、最持久的竞争优势。让文化的优势为经济发展服务,并进一步形成新 的核心竞争力(格斯特,2006)0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展示的平台。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 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内涵宽广,凡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能使旅游者舒适、愉 悦、受到教育,能使旅游者提高文化素质和技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属于 旅游文化的范畴。
现代人的旅游行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其外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多是为了 满足了解异地、异质文化、寻求文化认同和自身审美的需求,是一项涉及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