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医感冒课件
感冒
结
语
预
防
调
护
诊
查
要
点
病
因
病
机
概
述
辩
证
论
治
根本框架
【概 述】
一、定义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
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等。
功能主治: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风疹湿疮。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6克〕,一日2次。
杏苏止咳颗粒
成分:苦杏仁、紫苏叶、前胡、桔梗、陈皮、甘草;辅料为蔗糖。
功能主治:宣肺气,散风寒,镇咳祛痰。用于感冒风寒,咳嗽气逆。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2克,一日3次。
〔二〕、风热犯表证
1、证 候:
主证: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 胀痛
鼻塞,流黄浊涕,咳嗽.
兼证: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痰黏或黄,
面赤,口干欲饮.
舌脉: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2、证机概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3、治 法:辛凉解表。
4、代 表 方: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中成药
柴胡滴丸
成分:柴胡皂苷及挥发油。
功能主治:解表退热。用于外感发热,症见身热面赤、头痛身楚、口干而渴。
用法用量:含服。每次1袋,一日3次。
九味双解口服液
成分:柴胡、大黄〔熟〕、青蒿、金银花、黄芩〔酒炙〕、大青叶、蒲公英、重楼、草果〔去皮、姜制〕。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泻火解毒。用于外感风热表邪所致的风热感冒,表里俱热,症见发热或恶风,头痛,鼻塞,咳嗽,流涕,咽痛或伴红肿,口渴或伴溲赤,便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毫升,一日3次。儿童减量服用。
银翘解毒片
成分: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 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2~3次。
桑菊感冒片
成分:桑叶、菊花、连翘、苦杏仁、桔梗、芦根、薄荷油、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8片,一日2-3次。
银黄颗粒
成分: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
功能主治:清热疏风,利咽解毒。用于外感风热,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干、咽痛、喉核肿大、口渴、发热。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诸症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二次。
双黄连口服液
成分:金银花、黄芩、连翘;辅料为蔗糖、香精。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毫升,一日3次;小儿酌减。
清开灵软胶囊
成分: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甙、金银花。辅料为明胶,甘油,葡萄紫,精制玉米油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发热,烦躁不安,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咽炎等病症属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粒,一日3次;儿童酌减。
热炎宁颗粒
成分:蒲公英、虎杖、北败酱、半枝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内郁化火所致的风热感冒,发热,咽喉燥痛,口苦咽干,咳嗽痰黄,尿黄便结;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6~32克,一日2~4次,或遵医嘱。
【时行感冒】
:突然起病,壮热恶寒,头痛身痛,周身疲惫无力,咽喉肿痛,咳嗽气粗.并具有传染性.
:风热犯表,热毒较盛。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表 方 药:银翘散加减,配大青叶、蒲公英、草河车等。
中成药
抗病毒口服液
成分:板蓝根、石膏、芦根、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辅料为蜂蜜、蔗糖。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流感。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2-3次,小儿酌减。
禁忌症: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板蓝根颗粒
成分: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枯燥;急性扁桃体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5~10克,一日3~4次。
清热解毒口服液
成分:石膏、金银花、玄参、地黄、连翘、栀子、甜地丁、黄芩、龙胆、板蓝根、知母、麦冬。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毫升,一日3次。
连花清瘟胶囊
成分: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
功能主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