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7
文档名称:

中医推拿技巧.ppt

格式:ppt   大小:2,693KB   页数:2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推拿技巧.ppt

上传人:2623466021 2022/6/18 文件大小:2.6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推拿技巧.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推拿技巧
*
推拿学概述
推拿的作用原理
推拿的适应证
推拿的禁忌证
常用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简介
推拿介质
主要内容
*
推拿学概述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案扤等,是中医学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中医外定时间,要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接性,不能断断续续。也就是说一方面是每个手法(除个别手法外)能按要求持续运用一定的时间,不宜频繁更换手法;另一方面是整个手法施术过程要持续一定的时间,如15分钟至1小时不等,否那么难产生预期的效果。
推拿手法要求
所谓"有力",是指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度和功力,,,施术部位,,又防止产生不良反响.
推拿手法要求
所谓“均匀〞,是指手法动作要有节奏性,速度,压力,作用范围都必须保持相对的一致,不要时快时慢,时轻时重,也不要作用范围时大时小。
推拿手法要求
所谓“柔和〞,是指手法的稳柔灵敏及力量的缓和,这要求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变换动作要自然,,柔和并不是软弱无力,而是用力在于和缓,不可僵硬粗暴或用蛮力。
推拿手法要求
所谓“深透〞,是指病人对手法刺激的感应和手法对疾病的治疗。要求手法刺激,不仅作用于体表,而且使效应有一定的穿透力,转之于内,深化到组织,器官甚至体腔深部,产生良好的治疗作用。“深透〞 效应的产生,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综合作用的结果。
推拿手法要求
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是有机联络着,相辅相成,互相浸透。持久能使手法逐渐有力,均匀协调的动作能使手法更趋柔和,而力量与技巧相结合那么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从而深透组织,到达解除疾病目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刚柔相济〞,在临床运用时,力量是根底,手法技巧是关键,两者必须兼有,缺一不可。
*
常用推拿手法
手法的补泻作用,
主要与所用手法的性
质、刺激的强弱和时
间的长短有关:
补法——刺激较弱、
较浅,作用时间较长
——兴奋作用;
泻法——刺激较强、
较深,作用时间较短
——抑制作用。
根据手法的动作
形态,推拿手法可以
归纳成为以下六大类:
摆动类
摩擦类
振动类
挤压类
叩击类
运动关节类
*
一指禅推法:用大拇指指端、或指面或偏峰着力于
一定穴位或部位上,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
通过前臂与腕部的协调摆动带动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
使力轻重交替、持续地作用于受术部位上的一种手法。
动作要领:要掌握腕部放松,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敏。手法频率以120~160次/分为宜。
临床应用:本法接触面积较小,但深透度大,可用于全身各部穴位。常用于头面、胸腹及四肢等处,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健脾和胃的功能,适用于头痛、胃痛、腹痛及关节筋骨酸痛等病症。
摆动类
手法
常用推拿手法
*
滾法:通过前臂的旋转和腕关节屈伸外旋的连续动作使手背近小指部分或小指、环指和中指的掌指关节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往返动的一种手法。
动作要领:肩、臂要放松,肘关节微屈约120°,动作过程中不可有跳动现象,手法频率120~160次/分。
常用推拿手法
*
临床应用:滾法压力大,作用面积广,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肌肉较丰厚的部位。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肌肉、韧带痉挛,增强肌肉、韧带活动才能,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适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中风瘫痪、运动功能障碍等病症。
常用推拿手法
*
揉法:用掌根、大鱼际或手指指腹在体表作环形运动,以带动皮下组织盘旋运动的一种手法。
动作要领:操作时以掌或指为着力点紧贴体表,腕部放松,以肘为支点,前臂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使掌或指作环形运动。动作药协调、用力,以使皮下组织随之盘旋运动为度。手法频率120次/分。
临床应用:本法着力面积达,刺激量小儿轻柔舒适,可用于全身各部。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等作用。适用于脘腹痛、胸闷胁痛、便秘及软组织损伤的肿痛或风湿痹痛等病症。
常用推拿手法
*
摩擦类 手法
摩法:分为掌摩法、指摩法两种。分别用掌面或食、
中、环指指面附着于受术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
连同前臂、掌及指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动作要领: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指掌
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120次/分左右。
临床应用: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是胸腹、胁肋部常用
手法。具有理气和中、消积导滞、调理脾胃等功能。
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