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儿童唐诗朗诵谷口书斋寄杨补阙·钱起.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童唐诗朗诵谷口书斋寄杨补阙·钱起.docx

上传人:老狐狸 2022/6/19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童唐诗朗诵谷口书斋寄杨补阙·钱起.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儿童唐诗朗诵谷口书斋寄杨补阙·钱起
【作品简介】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由钱起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邀约的诗,约杨补阙前来书斋叙谈。诗极写书斋景物,幽静清爽。雨后新竹,生气勃发,晚山夕照,余辉动人,秋花未落,仍有蓓蕾着夕阳的余辉。
闲适的白鹭经常早早回巢栖宿,秋花饱含生气比别处落得更迟。
家仆正辛勤地把萝径清扫洁净,我昨天与老朋友预约会面日期。

【赏析】
钱起,唐朝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诗以五言为主,题材多是送别答谢,写山水风景时,词工意深,多有佳句遗世,其中《省试湘灵鼓瑟》诗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为人传诵,称为绝唱。
从诗题中我们就不难看出这是一首邀请朋友赴约的诗歌,诗人着力刻画他的书斋的清幽雅致,意在表达对杨补阙的盛情,期盼他能如期来访,而这些主要是通过对书斋四周景物的精确、细腻的描绘来实现的。
首联中“茅茨”为“茅屋”之意,在这里指的是诗人简朴的书斋。“薛帷”指“薛荔的墙帷”。应理解为墙上长满了薛荔,显示了居所的自然状态。句中用得最妙的是“带”字,应为动词“像带子一样围绕”,与其次句中的“生”相对应,能充分的引发读者的想象:山泉沟壑萦围着诗人的小屋,浮云彩霞似从小院中升腾而起。此联为全诗的起笔,远观书斋,山环水绕,云蒸霞蔚,如赏人间仙境。
颔联与颈联写书斋四周的景物,“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是本诗是最出彩的句子,二者为倒装句,先突出了竹林山色令人怜爱,而后又以“新雨后”“夕阳时”修饰,指出它们令人怜爱的缘由是雨后新绿、夕阳渲染,如此遣词造句,不仅让这些景物融入了人的情感,而且让它们具有了极强的颜色感,使读者很有质感地感受到竹林高山的清秀壮美。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写了这里的鸟与花。白鹭早早的休息,只因一个“闲”字,充分说明白这里的幽静:鸟儿少有人打搅,便可过着闲适舒适的生活。秋花迟迟不愿落下,只能说明这里的环境相宜它们生长,便可久驻枝头。写鸟、花意在突出书斋环境的清幽雅致、清爽宜居。更多唐诗观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尾联写诗人早已让家人把那缀满绿萝的小径清扫洁净,缘由是昨天与杨补阙的商定。一如“花径缘客扫, 蓬门为君开”之妙。诗人在上文竭力地推崇书斋的环境,意在引出这个商定,盼望朋友能如约而至。
此诗用字精准,形式工整,手法独到,写景唯美,表意含蓄,值得后人品读。

【评析】
这首诗的特点是将水、云、竹、山、鹭、花人格化了,写得极富感情。诗全是写景,句法工整。首联起对,颔联晴雨分写,颈联写花鸟情态,末联写邀约。“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也不愧为写景妙句。
这是邀请友人到书斋来聚会的诗。诗的大局部篇幅写了书斋及四周的幽美风景。书斋被围绕在谷口的泉壑之间,云霞从书斋外墙的薛帷间升起,可知书斋幽静,书斋所处山中高处。书斋四周,有浓密的竹林,雨后翠竹可喜;黄昏,山光绿紫万状,也非常可赏。白鹭经常很早就栖息了;花在高山中,谢得更迟些。这六句写出了书斋四周的清幽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