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附件
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解释
一'结构优化指标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 比重。计算公式为: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X100%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的货币量之比, 在经济学上一般用物价平均水平的上涨来表示,通常用居民消费 价格指数(CPD来衡量。计算公式为:
通货膨胀率=(当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X 100%-100%
四' 创新驱动指标
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指一定时期科学研究与试验 发展(简称R&D)经费支出占同期GDP的比例。研究与试验发展 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 新的应用所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计算公式为:
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R&D经费支出4-GDPX100%
科学技术经费财政支出占比:指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用 于科学技术投入的拨款所占比重。计算公式为:
科学技术经费财政支出占比=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X100%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银行贷款占比:指在金融机构总 贷款中,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贷款所占比重。计算公式 为: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银行贷款占比=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银行贷款:金融机 构贷款总额X100%
每万就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指R&D人员全时当量 与每万就业人员平均人数之比。R&D人员全时当量,由参加R&D 项目人员的全时当量及应分摊在R&D项目的管理和直接服务人 员的全时当量两部分相加,一个折合全时当量是一人年。计算公 式为:
每万就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R&D人员全时当量4■就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地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是一个地区科技总体水平的反 映,根据科技部的指标体系进行测算,用指数表示。包括科技进
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五大类近40个指标。计算公式为:
d = w ,■ i/ ;•
1=1
其中,Wi为各指标权重,n为一级指标个数。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每万人拥有经国内外知识产权 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限内的发明专利件数,是衡量一个的综合指标。计算公式为: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
万元GDP技术市场成交额:指在每万元的经济活动总量 中科技技术市场成交金额所占的份额,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成果 转化活跃程度的综合指标。计算公式为:
万元GDP技术市场成交额=技术市场成交额4-GDPX100%
五、民生改善指标
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指从收入法核算的角度,劳动 者所分配的所有报酬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劳动者报酬4-GDPX100%
城乡居民收入与人均GDP之比:指城乡居民所获得的总 收入与每人所创造的GDP之比(以城乡居民收入为1),计算公 式为:
城乡居民收入与人均GDP之比=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人均GDP
人均可支配财力:指一定时期内按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算公式为:
人均可支配财力=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常住人口
恩格尔系数:指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