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空间分析图解建模.docx

格式:docx   大小:34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空间分析图解建模.docx

上传人:国霞穿越 2022/6/19 文件大小:3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空间分析图解建模.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专业
实用GIS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实验地点: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4日
空间分析图解建模练****br/>一、河谷网络提取空间建模
1)建立概念模型
沟壑密度是描述地面被沟壑切割破碎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专业
实用GIS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实验地点: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4日
空间分析图解建模练****br/>一、河谷网络提取空间建模
1)建立概念模型
沟壑密度是描述地面被沟壑切割破碎程度的一个指标。沟壑密度是气候、地形、岩性、植被等因素综合影响的反应。沟壑密度越大,地面越破碎,平均坡度增大,地表物质稳定性降低,且易行成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加剧。因此,沟壑密度的测定,对于了解区域地形发育特征,水土流失监测、水土保持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表达式为Ds=EL/A。式中:Ds为沟壑密度;YL指样区内的沟壑总长度(公里);A指特定样区的面积(公里2)。
分析:
•问题的抽象和简化:模拟地表径流产生水系,并且计算出沟壑的总长度,以便计算沟壑密度。
•前提、假设:dem的洼地为可填充型洼地。
•设计的参数和变量:填充后的无洼地DEM、水流方向矩阵、汇流累计矩阵、阙值确定。
•数据类型的转换:基于dem的计算出的水系是栅格数据,所以要转换为矢量数据。
2)形成图解模型在自然条件下,水向地处流动,遇到洼地,首先将其填满,然后再从该洼地
的某一最低处口流出。但由于地形洼地的存在,导致依据水流方向矩阵所提取的排水网络不连续,使自然水流不能畅通无阻地流至区域边缘。因此,对已有的dem数据,首先要进行洼地填充,生成无洼地的dem。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水流方向矩阵、汇流累计矩阵,对汇流累计设置不同的阙值,提取不同级别的河网。最后再转成矢量数据。
3)操作步骤
在Arcmap中ArcToolbox新建一个Toolbox,并在其内新建Model。在Model编辑器中,将dem数据添加进去。选择ArcToolbox中的工具,依次加入到模型编辑器中。
Fill工具,填充地型洼地。
•FlowDirection计算水流方向数据图。
FlowAccumulation工具,生成汇流累积数据。
Greaterthan工具,设置一个汇流累积阙值。
Rastertopolyline工具将栅格数据转化为矢量数据。
图解模型截图:
河谷网络矢量结果图:
山顶点提取空间建模
1)建立概念模型
山顶点指那些在特定邻域分析范围内,该点都比周围点高的区域。山顶点是地形的重要特征点,它的分布与密度反映了地貌的发育特征,,同时也制约着地貌发育。因此,如何基于DEM数据正确有效的提取山顶点,在数字地形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