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79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shugezhang2 2022/6/19 文件大小: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作物育种学》
=1
课程考试样卷1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10分)
农作物的品种的三个基本要求(分),既特异性(分)、一致性(分和稳定性 (分)。
选择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即不需要人工创造新变异,产 生大量的株系或品系,供进一步比较试验用。
品系的纯化和稳定情况不及系谱法
如要改进的目标性状的表现受一定环境条件的限制,则利用温室或加代繁 殖会有一定困难
缺少田间评定,而且只经一次选择,故要保留较多的品系进行产量比较试 验,后期工作量大。
如果没有加代条件,育种群体优劣不齐,分离较大,最好不用单籽传法
杂交水稻三系七圃法原种生产体系(10分)
三系七圃法:
1) 南京农业大学陆作楣(1982)提出了杂交稻三系七圃法原种生产程序,即选 择单株、分系比较、混系繁殖。(1分)不育系设株行、株系、原种三圃;保 持系、恢复系设株行、株系两圃。(1分)
2) 第1季:单株选择 保持系、恢复系各选100~120株,不育系选150〜200株。
(2分)
3) 第2季:株行圃 (2分)
按常规稻提纯法建立保持系和恢复系株行圃各100~120各株行。保持系 每个株行种植200株,恢复系种植500株。
不育系的株行圃共150〜200各株行,每个株行种植250株。选择优良的 1株保持系作父本行。通过育性、典型性鉴定,初选株行。
4) 第3季:株系圃 (2分)
初选的保持系、恢复系株行升入株系圃。根据鉴定结果,确定典型株系 为原原种。
初选的不育株行进入株系圃,用保持系株系圃中的一个优良株系,或当 选株系的混合种子作为回交亲本。通过育性和典型性鉴定,确定株系。
5) 第4季:不育系原种圃当选的不育系混系繁殖,用保持系原原种作为回交 亲本。(2分)
怎样按玉米S型不育恢复性的遗传方式转育其性状;(10分)
①S型不育恢复性的遗传方式(5分)
S-(rf3rf3)xN-(Rf3Rf3)
I
Rf
rf
S-(Rf3rf3)
Rf
配子体不育
&
花粉50%不育
rf3(不育)
1 S-( Rf3Rf3)
1 S-( Rf3rf3)
100%可育
50%可育
②转育方法(5分)
S-(rf3rf3)xA
]
S-(1/2A,Rf3rf3)
I® S-(1/2A,rf3rf3)xA 选不育株与A杂交
I
1 如此回交、自交5次以上
I
S-(A,Rf3rf3) 1®
作物抗虫性机制有哪些?(5分)
(1) 抗虫性与植物形态学的关系(1分)
植物的某些形态特征与害虫的偏嗜性密切相关,并能影响昆虫的取食、 消化、交配和产卵等行为活动。(1分)
(2) 抗虫性和植物解剖学的关系(1分)
抗虫品种一般细胞壁厚、木质化程度高、组织坚硬,害虫难以侵入和取 食。(1分)
(3)抗虫性与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关系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1) 花粉不能在异种柱头上萌发;(1分)
2) 花粉管不能伸入柱头; (1分)
3) 花粉管伸入柱头后,生长缓慢,甚至破裂;(1分)
4) 花粉管不能到达子房;(1分)
5) 雌雄配子不能结合。(1分)
简述水稻杂交稻配组的基本原则(5分);
1) 双亲要有较大的遗传差异;(1分)
2) 双亲性状有所互补;(1分)
3) 双亲有较好的配合力;(1分)
双亲要有较好的丰产性。(2分
简述我国棉产业在世界上的地位;(5分)
①总产居第一位,约占全世界总产的1/4;(1分)
面积居第二位,仅次于印度;(1分)
单产中等偏上,各产棉区差异较大;(1分)
皮棉消费量居第一位;(1分)
棉花加工产品出口创汇居全国第一,在20%以上。(1分)
简述物理诱变剂诱发突变的机理。(4分)
典型的物理诱变剂是不同种类的射线,育种工作者常用的是X射线、Y射 线和中子(1分)。
X射线和Y射线都是能量较高的电磁波,能引起物质电离。当生物体的某 些较易受辐射敏感的部位(即辐射敏感的靶)受到射线的撞击而离子化,可以引起 DNA链的断裂。(2分)
当修复时如不能回复到原状就会出现突变。如果射线击中染色体可能导致 断裂,在修复时也可能造成交换、到位、易位等现象,引起染色体畸变。(1分)
中子不带电,但它与生物体内的原子核撞击后,使原子核变换产生Y射线 等能量交换,这些射线就影响DNA或染色体的改变。(1分)
表5x7格子方试验35个F1的平均产量以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自交系
A
B
C
D
E
F
G
平均
GCA
K
SCA
(10)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