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湖北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公示 规划背景湖北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园原名为黄州工业园高新技术园区、禹王工业园等。黄州工业园为省级工业园。 2002 年8 月通过省乡镇企业局、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发文( 鄂企企字指字[2002]46 号文件) 《关于实施乡村工业园区建设推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发展的意见》,确认了包括黄州工业园在内的第一批共 34 家重点园区。园区选址在路口镇镇区,规划面积 5000 亩。 2004 年经《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保留开发区名单的通报》(鄂政函〔 2004 〕126 号)确认为省管园区。 2006 年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国家发改委公告 2006 年第 66号):批准湖北黄冈经济开发区包括黄州科技经济开发区和黄冈市黄州工业园,省级园区。核准面积为 3 公顷,主导产业包括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纺织服装。 2009 年,根据黄冈市区“东扩北进”发展战略和近年来市区招商引资情况、产业类型发展以及响应《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2009 年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鄂政办发[2009]34 号)中有关“探索与各市省级开发园区合作互动、快速发展的模式,开展“园外园”试点, 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的背景下,黄州区政府决定异地扩建园区,命名为黄州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选址在禹王街道办事处,因此也称禹王工业园。园区首期开发建设 平方公里,并由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 年11月获黄冈市人民政府审批通过(黄政函[2009]107 号)。 201 1 年黄冈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通过园区向南扩园8平方公里的决定,201 2 年,委托黄冈市规划设计院完成了南区 8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方案规划定位为:以临港产业、高新技术研发产业为主,集行政综合服务及居住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新区。结合用地现状,规划园区形成“三廊、多片、多轴”的空间结构。通过两次扩规调整后形成现有湖北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面积达到 公顷,人口规模 7 万人。产业园位于黄岗市中心城区西北部沿江地区, 属武汉新港规划中的唐家渡港北段港区。规划范围分为北、南两区。北区:北起鄂黄高速公路,南抵高新大道、东抵长江五路、西至沿江路。规划用地 公顷,人口规模 4 万人。南区:北起高新大道,南至东坡路、东抵长江五路、西至沿江路。规划用地 公顷, 人口规模 3万人。 评价范围与评价时段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及区域重要保护对象和区域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影响的范围,确定评价范围见表 -1。表 -1 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类型评价范围总体评价高新技术产业园开发区域 km 2、紧邻产业园区的禹王城保护区及黄冈城区周边地区环境要素水环境长江(黄冈市区段)、巴河、长河地下水开发区规划用地范围内环境空气以开发区域范围为主,并考虑现有企业中低架源及对区外的环境空气影响土壤环境开发区规划用地范围内声环境开发区内,重点考虑城市主干道两侧及敏感点固体废物重点考虑工业固废的循环利用及危险固体废物的安全处置,同时考虑一般生活垃圾。社会经济重点考虑高新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