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设计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账灯。
4 页 共 81 页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作者借着吟咏傲霜斗寒的菊花,表达了自己要变更不合理现实的决心和信念。
首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节令,“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开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
次句写在飒飒秋风中,菊花好像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微小的芳香,不像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作者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不平。
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允。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溢剧烈?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雄伟理想。
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许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坚韧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变更。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词。
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并描述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经过对比学习,体会出两首诗词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但思乡的缘由、表达的方式、语言特点是不同的。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生动。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背诵、默写两首古诗。
二、学习《长相思》
1、看插图,说词意。
2、探讨:
(1)抓意象,山水风雪行。
◇说说“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意思。(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情景。
◇能用自己的词语形容“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吗?(千山万水、风雪交加)
◇指导朗读,通过回返复沓的朗读读出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
(2)品意蕴,故园无此声。
◇“此”是什么意思?“此声”是指什么声音?在什么状况下发出这样的声音?这样的声音这样的情景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顶顶帐篷,点点灯火,本该是多么豪迈多么壮丽!然长途跋涉之后,在这样一个野外宿营的寒夜里,却要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怎能安稳入睡?指名朗读这首词。
◇“故园”指什么?“故园无此声”,故园没有什么声音?故园有什么?想像说话。
◇故园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故园不会这样的卧不成眠,故园不会这样的寒冷孤寂;故园,有的是安静详和,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暖和舒适……这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融成了一个字,一个包涵作者此时心中一切所想所思的字,那就是——碎。带着心碎的感觉读下阕。
◇从这一个“碎”字,你读出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再读下阕。
3、有感情的朗读全词。
三、总结三首诗词,整理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