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docx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2022/6/20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
区域定义区域是指在某一主权国家疆域内的,在经济功能上具有同一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古典区位理论:核心观点:理想的厂商区位是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运输里程最短和运输货物重量最少的地作家:有计划地合理布局生产力是实现城乡统筹的主要途径之一;列宁:促进工农业生产有机联系是实现城乡统筹的主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区际分工与协作的思想区际分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部门间的分工与协作,二是区域间的分工与协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首先形成工商业与农业的分工,接着形成商业与工业的分工,、城乡间以及区域间的分工与协作,社会生产的分工与协作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也是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前提条件。任何生产活动都选择某种特定区位进行生产,而在不同区位上组织不同的经济活动,因而就必然存在区际分工问题和协作问题。
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
强调了以内地为中心的生产力布局,并在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指导下实施了以三线建设为中心的中西部开发战略;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又强调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缺陷:一是重内地轻沿海,抑制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乃至全国总体经济效率的提高;二是各地片面强调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指导下我国制定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战略;以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沿海地区适时扶持内陆地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基本内涵的“两个大局”的发展构想。既强调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又强调了区域经济非均衡中的均衡。
区域经济协调与协同发展理论扭转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局面,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则必须要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此,提出了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四大板块”战略;十八大以后,又提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形成了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城乡统筹理论39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乡统筹理论体系包含那三个方面:
首次提出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路与对策;
其次提出了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理论的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论;
再次,首次提出了适合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思路与对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还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脱贫攻坚路径。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决不平衡问题的关键是要树立新发展理念,强调从全局的高度思考发展、策划发展,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区域协调、社会群体间的协调以及经济与社会其他方面之间的协调。
解决不充分问题的关键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破除一切制约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释放一切社会活力与创造力,不断提高发展水平、发展能力与发展绩效。
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完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