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那曲冬虫夏草.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那曲冬虫夏草.doc

上传人:rjmy2261 2017/5/16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那曲冬虫夏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那曲冬虫夏草生长在平均海拔 5000 米以上的那曲冬虫夏草,以其特异的生理合成机制,高品质的药用价值,饱满光润的体态而享誉海内外。在一年一度的冬虫夏草交易节评选会上,那曲虫草连续数年蝉联桂冠。而近年来虫草市场价格飙升,除了其高效的药用价值与知名度外,业界传言主要因为我国虫草产地生态环境被人为的乱采滥挖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导致虫草的市场供给率下降了 10% — 30% 。那么冬虫夏草价格这几年一直在上涨,到底这是好还是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冬虫夏草价格逐年涨高带来的担忧。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因其稀缺性和被“神药”化,价格逐年涨高, 随之带来的是滥采乱挖——越挖越少、越少越贵、越贵越挖??近年来,素有“软黄金”之称的冬虫夏草在天价频现的同时,正逐渐陷入毁灭性开发的恶性循环。在盛产虫草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已出现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甚至沙化现象。不仅如此,一些人受经济利益驱使放弃耕作,完全依靠挖虫草为生,一些孩子甚至丢弃学业,加入了“挖草大军”。与此相关的还有被无限放大的虫草功效及鱼龙混杂的市场??在乱象中最终丧失的,则是人们对传统中医药的情感和信任。“竭泽而渔”式采挖破坏环境,或使虫草资源枯竭。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主要生长于海拔 3500 ~ 5000 米的青藏高原地区。因其稀缺性,价格逐年涨高。但随之而来的是“竭泽而渔”式滥采乱挖,不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可能导致虫草资源的枯竭。近十年来,每到 5月,“虫草客”们就会绕过道道关卡,进入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花草被拦腰锄断; 岩羊、雪豹等野生动物被赶离日常栖息地; 生活垃圾随处可见。为找到更多虫草,他们翻开整片草皮,最大破坏面积达几十亩。这些被翻过的泥土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很快会被雨水冲刷殆尽,裸露出岩石,多年都无法恢复。环境恶化破坏了虫草生长的温床,过量挖掘更使得冬虫夏草正常的传播繁殖难以为继。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曾专门对青藏高原进行考察,结果发现虫草蕴藏量严重下降。调查数据显示,我国 12 个样地虫草平均产量只有过去的 % ,部分产地资源量不足 30 年前的 2% 。不仅如此,无论是青藏高原高山草甸,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日益严重的沙化、荒漠化趋势,打破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常年关注三江源保护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调研人员赵翔指出, 近几年,虽然青、藏、甘等省区采取“外禁内限”“随挖随填”等措施规范采挖行为,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包山行为”又开始凸显出种种问题。前人曾有诗云:“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一物竟能兼动植,世间物理信难穷。”其实,虫草是一种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虫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菌是虫草真菌,每当盛夏,海拔 3800 米以上的雪山草甸上,冰雪消融,体小身花的蝙蝠蛾便将千千万万个虫卵留在花叶上。继而蛾卵变成小虫,钻进潮湿疏松的土壤里,吸收植物根茎的营养,逐渐将身体养得洁白肥胖。这时,球形的子囊孢子遇到虫草蝙幅蛾幼虫,便钻进虫体内部,吸引其营养,萌发菌丝。当虫草蝙蝠蛾的幼虫食到有虫草真菌的叶子时也会成为虫草。受真菌感染的幼虫,逐渐蠕动到距地表二至三厘米的地方,头上尾下而死。这就是“冬虫”。幼虫虽死, 体内的真菌却日渐生长,直至充满整个虫体。来年春末夏初,虫子的头部长出一根紫红色的小草, 高约二至五厘米,顶端有菠萝状的囊壳, 这就是“夏草”。虫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