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以人为本:司法改革中的新理念.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以人为本:司法改革中的新理念.doc

上传人:apanghuang12 2017/5/16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以人为本:司法改革中的新理念.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以人为本:司法改革的新理念在当下的中国司法改革实践中, 司法改革为谁而行如何展开, 这似乎已不言而喻, 不证自明。然而, 在笔者看来, 这一问题在学理上还值得深入探讨, 有鉴于此, 本文将在考察法治国家司法运作理念和制度的基础上, 提出并阐发一种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 即赋予和保障公民主体性地位、服务公民的司法理念,以抛砖引玉。一所谓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是指在司法制度的构建与运作中,尊重公民和当事人的意愿、保障其权利和自由,维护其尊严, 让其发挥决定、支配和主导作用, 避免沦为客体的司法价值观。此一理念的基本要求有以下方面:(1 )公民决定司法 2 制度的构建, 主导司法改革的方向和进展;(2) 司法制度之设计和改革应当便利公民、不辜负民众的期待;(3) 在司法程序中, 以公民和当事人为中心主体;(4) 司法机关开展活动应当以“为当事人服务”为宗旨。首先,公民决定司法制度的构建,主导司法改革的方向。它包括两个层面: 其一, 依民主政治的要求, 主权在民, 司法权的运作亦应由公民决定和行使。因此, 司法制度的建构、司法程序的内容, 当由公民以表决等直接或间接方式最终决定。同时, 公民有权直接或间接参与司法活动, 行使司法权。其二, 由公民主导司法改革的方向和进展。这就要求司法改革方案的确定和实施以公民的意志而不是以司法机关的意愿为转移。同时, 对于司法改革的评价, 亦应当以公民的标准为标准。因此司法机关和法官的行为而不是公民的行为是变革对象。其次, 司法体制设置以及相关制度的建构应便利公民。所谓便利公民, 一方面是指便利公民接近司法, 即赋与和保障公民的诉讼权, 使其首先能够快速、有效的进入司法轨道。另一方面则是指便利公民参与司法, 这就要使公民在司法程序中能低投入、高效率地行使权利。因此, 司法机关和法官的行为应当具有经济性; 司法体制和司法程序应当简易和流 3 畅; 司法规则和司法语言应当明白易晓, 以免当事人在诉讼中恍若置身迷宫,不明就里。再次,在诉讼中,以公民和当事人为中心主体。这可从两个层面把握, 第一个层面, 公民和当事人不是司法之客体或手段而是主体, 不能将公民和当事人置于被处置、被压迫甚至被凌辱、任由宰割的地位。更进一个层面, 公民和当事人是第一位的主体、中心主体或者说最主要的主体。也就是说,仅仅使公民和当事人在司法中不成为客体是不够的, 更要使其成为司法主体中的主体、第一位的主体。因此,当事人应成为诉讼活动的实质参与者和主要支配者, 整个程序都尊重当事人的意志和尊严,保障其行为自由。诚如所言: “作为裁判者的法官如果承认和尊重被告人、被害人的诉讼主体地位, 就会给予他们获得公正听审的机会, 使他们充分有效地参与到裁判制作过程中来, 成为自身实体权益乃至自身命运的决定者和控制者……被告人、被害人及其他社会成员也会对这一审判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产生信任和尊重”(陈瑞华语)。最后,在诉讼中,司法机关和法官应当贯彻为公民和当事人服务的宗旨。即从第二位主体、服务性主体的定位出发, 将工作重心放在为公民和当事人提供司法服务上。以服 4 务质量高低作为评价其行为的标准。这意味着清除司法权神圣观, 彰显其公共服务性质。为此, 司法机关和法官不仅应支持和促进当事人的意志与行为, 最终使公民和当事人的权利得到救济, 而且还要使公民和当事人受到体面和尊严的对待。故法官的角色和行为型态要有亲和性, 这样才会使当事人感受到在一个公正、透明的“法的空间”受到了应有尊重, 提高裁判的正当性和信任度,避免司法游离民众意愿。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刑、民诉讼均有要求。在民事诉讼中, 主体性理念既要求应由当事人提出诉讼请求、提供证据资料, 平等对抗主导诉讼发展方向, 也要求赋予当事人决定各项事务的处分权、最终形成裁判结论的辩论权。即“对于关涉其权益、地位之审判, 均应受尊重为程序之主体, 享有程序主体权,并应被赋予参与该审判程序为充分攻击防御、陈述事实上和法律辩论等机会,藉以影响裁判内容之形成,而避免受对造所突袭及防止发生来自法院之突袭性裁判, 使不致在程序上被处分为受支配为客体。”由此便有英美法系的对抗式辩论、大陆法程序“当事人主导”之制度设置。归根到底, 这一理念在民事诉讼中要求赋予当事人而不是法官从事主要诉讼行为的权利。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样适用于刑事诉讼。黑格尔指出, 5 刑事审判“不是把罪犯看成是单纯的客体,即司法的奴隶,而是把罪犯提高到一个自由的、自我决定的地位。”但注意,刑事诉讼的要求有别于民事诉讼。这一理念更多体现在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实行无罪推定、维护其尊严方面。因此,在刑事诉讼中, 以人为本意味着建立以人权保障为核心、尊重“人的尊严”的制度和技术规范:诸如沉默权制度、抑制口供效力原则、强制措施的令状主义、公诉人承担举证责任原则、被告人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