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139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才艺人生 2022/6/20 文件大小:2.0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学设计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的设计遵循了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通过检测身边不同向全班同学分享。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分析,讨论、展示明确细菌和真菌的几乎无处不在这一分布特点。
    五、探究准备
    教师准备、一次性口罩、一次性灭菌手套,营养琼脂一瓶、烧杯4个、玻璃棒4根,托盘天平四个、培养皿80组、报纸若干,高压灭菌桶,恒温培养箱、酒精灯4个,铁架台4个、石棉网4张、1000ml量筒两个,锥形瓶2个、接种环八个,无菌棉签一包。
    学生准备:探究方案、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细菌和真菌
六、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的几个主要环节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观察】
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形态并拍下观察到的现象。
寻找并观察生活中的细菌和真菌菌落,并将观察到的菌落进行拍照记录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并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能力
课前活动
【制定方案】


 
各小组根据探究报告单的提示制定探究方案
通过探究方案的制定,提高学生的严谨的思维能力、学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成探究】
(高压灭菌过程操作不当会有危险,配制一次的量足够全班使用,故只有组长进行了配制过程)并拍摄录像

,学生选择的环境有洗手前与洗手后;笔;课桌;教室中用手直接操作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屏幕;口腔;餐厅的碗(老师自己洗的和餐厅工作人员洗的);厕所;学生宿舍的床上等),严格按照探究方案的设计行进接种。
,让学生感受到为同学服务的乐趣和自豪感。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意识。
,并拍摄录像 
、观察菌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培养出的菌落的类型等知识,为课堂的展示做准备
、观察并查阅资料了解自己小组中检测出的菌落的种类等。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探究态度
、观察以及查阅信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查阅信息的能力
,提升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交流展示】
,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通过探究你们小组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提高学生的语言
 
 
 
 
 
 
 
 
 
课堂活动
,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反思。
(学生整体都认识到了一点就是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意识。
【总结达标】
?(板书)
2. 通过观察和总结,发现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表面大多光滑粘稠也,也有的干燥粗糙;真菌菌落有


,明确细菌和真菌生活所必需的条件。以及生活中如何避免细菌和真菌的出现。
3. 在配置的培养基中有牛奶、牛肉汁、还加入了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细菌的生活还需要什么条件?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4.
绒毛状、絮状,和蜘蛛网状,大多比细菌菌落大。还会有不同的颜色。
3. 这些都是细菌和真菌生活所必需的条件。细菌的生活还需要比较温暖的环境。生活中为了让我们的食物、衣物等不发霉,要保持这些物体的清洁和干燥,食物要及时存放在冰箱中。

 
 
 
课后活动
【反思后记】
调查小组在课后采取的一些措施以及发生的改变。
学生A:以口腔作为检测环境的小组中,有一位女同学检测出的细菌比较多,后续该同学每天刷一次牙,变成刷三次……
一小组为学校餐厅的管理员写了一封调查报告,建议改善餐厅餐具的卫生情况。
通过课后的调查,了解学生在这次的探究活动中确实有所收获。
    八、问题研讨
    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