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
OCT—冠脉影像新技术
OCT的应用背景
OCT的工作原理
OCT系统及操作介绍
OCT的临床应用
OCT的优势及展望
应用背景
冠心病
造影诊断
应用背景
薄是蓝色头端. 出口在近端marker的远端
Proximal marker
Lens located at end of torque wire
导管进入和定位
Dragonfly导管的定位取决于造影狭窄的位置
2个marker间距离 20mm
光学成像镜 距离近端marker 5mm
Markers 20 mm
apart
Pullback
length: 55mm
Lens
Pullback 准备: Purging
Blood
Purged
如果血液进入导管腔内,用注射器推造影剂冲洗
Pullback 准备: Puff 冒烟
边缘有血液湍流
理想的清除效果
冒烟评估血液清除是否满意
4个 P
POSITION 导管和目标位置的关系
PURGE 把血液从导管腔内清除
PUFF 冒烟评估血液清除效果
PULLBACK! 回撤
OCT—冠脉影像新技术
OCT的应用背景
OCT的工作原理
OCT系统及操作介绍
OCT的临床应用
OCT的优势及展望
OCT的临床应用
支架术前:揭示冠脉斑块性质,发现易损斑块,辨别红血栓、白血栓
支架术中:观察支架贴壁情况,发现内膜撕裂和斑块脱垂
支架术后:随访了解支架内皮修复、内膜增生及血栓形成
OCT的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三层结构
外膜
中膜
内膜
中膜+内膜
外膜
OCT的临床应用
intima
media
adventitia
OCT的临床应用
冠脉造影
发现病变部位
OCT的临床应用
可疑病变?
破裂斑块?
IVUS影像
OCT的临床应用
破裂斑块!
OCT清楚显示
钙化斑块
OCT的临床应用
纤维斑块
脂质斑块
钙化
纤维斑块
脂池
钙化
纤维斑块
脂池
丰富均一的高信号区
边界清晰,不均一的低信号区
边界模糊,均一的低信号区
OCT的临床应用
纤 维 斑 块
OCT的临床应用
钙 化 斑 块
OCT的临床应用
脂 质 斑 块
OCT的临床应用
组织学
OCT
富含脂质核心
纤维脂质斑块
薄纤维帽
OCT的临床应用
纤维帽破口
OCT能敏锐发现斑块破裂
OCT的临床应用
血 栓
OCT的临床应用
红血栓
白血栓
OCT的临床应用
检查支架贴壁情况
支架贴壁不良
OCT的临床应用
OCT能发现斑块脱垂
OCT的临床应用
晚期支架内血栓
雷帕霉素药物支架 6个月随访
OCT的临床应用
~
支架内内膜增生
雷帕霉素药物支架 6个月随访
OCT的临床应用
Cypher支架10个月随访
OCT—冠脉影像新技术
OCT的应用背景
OCT的工作原理
OCT系统及操作介绍
OCT的临床应用
OCT的优势及展望
OCT的优势及展望
IVUS与OCT
分辨率: 横向 225µm
(3mm血管) 纵向 150um
帧数/秒:30
每帧线数:256
回撤速度: or mm/秒
扫描直径:10-15mm
黑白图片
学习曲线长
分辨率: 横向 19µm
(3mm血管) 纵向 15um
帧数/秒:100
每帧线数:500
回撤速度:20/25 mm/秒
扫描直径:10mm
彩色图片
学习曲线短
高分辨率,可以清晰辨别斑块性质,识别易损斑块
目前唯一能精确提供支架贴壁及内膜增生信息的影像工具
OCT的优势及展望
OCT的主要优势:
OCT的应用价值:
揭示冠脉斑块形态及性质
区分钙化、纤维及脂质斑块
发现易损斑块
测量薄纤维帽厚度;发现斑块破口
帮助识别各种血栓
鉴别红、白血栓
观察支架术后即时效果
了解支架贴壁情况
进行支架术后随访
支架内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