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清洁工程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58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清洁工程总结.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7/5/16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清洁工程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清洁工程总结土地确权工作总结一城乡清洁工程工作总结大清洁工作总结清洁工程倡议书篇一: 2011 年农村清洁工程总结 XX 乡 2011 年农村清洁工程工作总结在县农村清洁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 我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改变村民不良卫生****惯为抓手, 切实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为目标,努力构建“户为单元、村为基础、乡为主体”的多元化乡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 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为建设生态 XX ,绿色 XX 不断努力奋斗,现将一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订方案, 周密部署, 完善组织领导保障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上级关于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的相关文件精神, 我乡迅速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成立了 XX 乡农村清洁工程工作领导小组, 由乡党委书记 XXX 同志任组长, XXX 、 XXX 等党政领导成员任副组长, XX 乡党政办公室人员和各联建单位人员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负责农村清洁工程的日常工作。会上研究并通过了符合我乡实际的《 XX 乡深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站所和各村的卫生责任区, 做到每块地段有人负责; 确定了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为“集中清扫日”,做到清洁区域不留死角;聘请了专门的垃圾清理员,每天按时清理中心集镇区的生活垃圾,做到集镇区垃圾不过夜。二、多措并举, 大力推进, 探索建立农村清洁制度长效机制。农村清洁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长远工程,只有常抓不懈, 部署周密, 标本兼治, 才能切实做好此项工作。乡党委政府为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 探索出逐步建立农村清洁制度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1. 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一是通过张贴标语横幅, 出动宣传车等形式, 定期在中心区开展宣讲活动等营造浓烈的创建清洁家园氛围。从2 月份至今, 我乡已张贴农村清洁标语 500 多张,悬挂宣传横幅 20 多条,发放宣传资料 600 0 多份, 群众对农村清洁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意义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二是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召开村组干部会议, 及时传达上级相关文件精神, 严格落实工作职责, 并针对村民乱堆乱丢、垃圾随意丢弃在河道、沟渠等不良卫生****惯展开专项宣传, 找出不良典型上门耐心细致的做好工作, 使其充分认识到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重要意义和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的必要性。三是每逢“农村清洁日”,领导小组积极组织“集中清扫活动”,全体机关干职工、乡直部门站所及各村村民积极参与, 对辖区内的垃圾、土堆, 道路两旁的杂草、臭水沟进行集中清扫和清运, 对集镇区的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和“白色垃圾”进行集中清理,用实际行动向广大乡民们传达乡党委政府创建清洁 XX 的决心和信心。 2. 完善基础设施,整治污染河道。为长期有效的开展好农村清洁工程, 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乡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仍拿出一定的专项资金, 给公路沿线配臵了一定数量的垃圾桶等卫生工具,保证每三户人家就有一个大号垃圾桶, 将能够就地处理的垃圾定期焚烧, 不能处理的垃圾定期转运; 在红星集镇区沿街各店面处和各村中心区域配臵小号垃圾桶, 督促居民养成门前垃圾自己清扫, 垃圾必须丢进垃圾桶的良好卫生****惯,并聘请专人每天对垃圾进行转运、集中处理。从今年十月份开始, 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我乡境内大小河流的卫生情况进行了一次集中检查, 对将垃圾往河道内乱堆乱丢的现象, 发现一次, 处理一次; 对污染较为严重的渭溪责令溪水流经的红星村、齐心村、岩门村开展联合整治, 通过一个月的专项治理,渭溪河道里的明显垃圾全部清理干净, 沿河居民乱堆乱丢的不良****惯也得以纠正, 渭溪水质明显提高。为了巩固治理效果,乡政府在沿溪树起“禁止倒垃圾”的警示牌, 如有居民再往河道内倾倒垃圾, 则由其负责清理干净。通过集中检查, 对我乡境内整体卫生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为乡党委政府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责任意识。一是根据各村实际情况, 制定村容卫生管理、监督和评比制度。从今年 2 月份开始, 领导小组每月组织一次清洁卫生评比活动,对各单位、各农户的清洁卫生工作进行集中考评,评比分为“最清洁、清洁、欠清洁”三个等级, 对连续三次被评为最清洁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并给予适当的物资奖励, 对于连续三次被评为“欠清洁”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进行适当处罚。二是从年初开始, 对红星村的主要路段临街门面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对临街门面的清洁卫生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 要求所有临街门面签定“门前三包”承诺书,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有效规范临街门面经营秩序, 改善了卫生环境。三是从 9 月份开始, 将“门前三包”责任制推广到全乡 18 个行政村, 并明确了驻村干部和村支书为农村清洁工程的第一责任人, 逐步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