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的大学梦---助学筑梦铸人征文
高中三年,日日寒窗苦读,夜夜笔耕不辍,只是为了一种梦想——大学。
现目前,我早已迈进大学校门,置身于大学这一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却逐渐觉得自己慢慢空了。为什么?为什么我会觉得空?在大学坐拥有机会拾起。
好久好久才明白,自己始终就是个不懂梦的孩子,靠了某人们恩赐的一丁丁盼望兀自苟活!
大学,很空啊!仔细看,高中也很空的呢;再睁大眼睛看一看,世界、人生也逃不出一种“空”字啊——如果丟了梦的话。
衡水地区的高中三年,没有一种“梦想”,我早就倒塌了。虽然“考大学”并非是我自发的梦,但三年来我确是在“大学”的盼望光辉下一路走来。大学的我,也是要有一种“梦”吧。有人想着找工作、考研什么的,这些我虽然不大认同,但不管如何我也需有一种梦想啊!
我想,我需要的,是一种面对现实,同步又面对将来;切合实际但又不失美好的梦想——一种涉及我真正想要,又考虑到我自身局限性,为我自己而量身打造的专属梦想:
我想在现实繁杂的事务中过得游刃有余,我渴盼将来能拥有幸福的人生;我想得到坚定的友谊,忠贞的爱情;我盼望我能克服懦弱,变得自信、勇敢……
这才是我的梦想,我为我自己精心筑造的可爱梦想。
学校的公益助学岗位是一种助学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劳动满足生活缴用。同步,公益助学岗也是我的选择,不管经济条件如何,我所有乐意尝试并坚持。专业知识要学,生存技能也必不可少,打工做兼职不管在校內还是校外所有可以看作是补了一节社会实践课。
哲学上不是讲“內因起决定作用,外因通过內因起作用”吗?在我看来,和其说公益资金“助学”、“筑梦”、“铸人”,不如说是学生在有所改善的外界环境下自己为自己助力学业、筑造梦想、铸就人生。由于我们已成年,已经长大,早已是一种挣脱了家庭、封闭学校等狭小环境的大学生。我们应当有明确的目的、苏醒的头脑去筹划人生、实现梦想。高中的我们,似乎是在等待着师长说教,且不管其说教有多少分道理,毕竟诸多时候无人说教,我们就无心上进。但大学不同样,不自己努力而专等她人告诉她做这做那的人注定永远是个还没结业的“高中生”!
自己给力自己,这是我进了大学以来最大的收获。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珍爱身边的每一种人、每一处景,不虚度时光,不挥霍能提高自我的每一种机会。由于,四年后,我盼望看到那梦想中的自己。
助学筑梦铸人征文
站在大学这个基点,回看这漫漫求学路,途中虽无多少艰苦,但却饱含了几多辛酸。我,一种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从小就看惯了身边亲人们不断忙碌的身影。虽然求学之路跌跌碰碰,但我还是坚信:只要好好努力,上了大学,有了工作,全家就不必如此辛苦,一切所有会好起来。
事情发展还算顺利,在高考上,我还算没让家人失望,考上了我们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收到录取告知书后全家人所有沉浸在一片欣喜之中,但我懂得这份欣喜后来又将面临着什么。上海,一种如此繁华,消费又是如此之高的都市,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对家中而言已是不容易拿出的钱了,四年这样的生活更是难上加难。在录取告知书上我看到学校有贫困助学这个资助政策,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根据上面所写准备了所需要的材料,在家人的东拼西凑下我来到了这个陌生而又让我满怀盼望的都市。
在将近两天的行程后,我最后来到了学校,并且提交困难认定申请书。也许是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