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选线设计1435mm
1•铁路等级 I级年客货运量大于或等于20mt II级年客货运量10-20 III级年客货运量 5-10 W级年客货运量V5mt
2•铁路基本建设程序:1立项决策阶段2设计阶段3工程实施阶段4竣工验收阶段5后期 评此区间的通过能力控制
18•通过能力扣除系数:通过扣除系数将零担列车,摘挂列车等折算成直通货物列车。取决于 正线数目和闭塞方式
19•高速客运专线的通过能力受运输模式,列车速度,停站情况,运行图铺画方式,站间距, 天窗设置等因素影响。
20•普通铁路的通过能力以区间的通过能力为基础。高速客运专线的通过能力 扣除系数法 计算机模拟法
21•扣除系数法:以一种列车占用能力为标准确定其它列车与该标准列车在能力占用上的当 量关系,将不同列车的能力占用归一化为标准列车的数量,确定通过能力的理论值
22•运输能力与列车容量线路通过能力成正比。
23•货运列车的列车容量就是牵引净质量决定于:列车牵引力限制坡度到发线有效长下
坡制动条件
24•・0
25•影响区间通过能力的因素:信号系统类型行车速度列车类型行车组织方式
26•信号系统:是信号联锁及闭塞设备的总称
27•闭塞:通过空间分割的方法来保障行车安全和提高区间通过能力分类:半自动闭塞自 动闭塞 城市轨道交通多采用移动闭塞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以使追踪列车间的间隔达到最小为目的。以车站控制 装置和机车控制装置为中心的一个闭塞控制系统。主要技术特征1列车定位2实时 计算和比较车速3防护段距离
29•车站的通过能力由到发线的通过能力和咽喉区的通过能力(客运站还受客车整备场的 能力影响)
30•到发线的通货能力:指车站所有办理列车到发作业的线路,采用合理的技术作业和线路 使用方案一昼夜能够接发各方向列车的最大数量。
31•影响到发线通过能力的因素:1各种列车占用到发线的时间2车站接发各种列车的比重 3列车到发的不均衡性4空费时间5旅客列车到发线数
32•咽喉通过能力:(咽喉区通过能力,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
33•列车分为动车拖车
34•作用在列车上的力有牵引力、阻力和制动力
35•机车牵引特性曲线:是表示机车牵引力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36•列车阻力:作用在列车上阻止列车运行且不受司机控制的外力。基本阻力附加阻力
37•基本阻力:列车在空旷地段延平直道运行时所受到的阻力在列车运行中总是存在的
包括:轴颈阻力 滚动阻力轨道阻力 轮缘阻力 空气阻力
38•单位阻力:列车单位质量所受到的阻力
39•附加阻力:坡道阻力曲线阻力隧道空气附加阻力
40•制动力:由于司机操纵制动装置所产生的与列车运动方向相反的力
41•制动力;1摩擦制动 (闸瓦制动,盘形制动)2动力制动(速度越大制动力越大运行 调速使用)3磁轨制动4线性涡流制动
42•运行状态:牵引运动、惰力运动、制动运动。
43•牵引质量:机车牵引的列车质量。
44•单位合力c为总和力除以列车质量
45•单位合力曲线图:列车在平直道上的单位合力与速度的关系曲线
46•均衡速度法:假定列车在任一坡道上行驶时无论该坡段的长度和进入该坡段的速度都已 该坡段上的均衡速度做等速度运行。超过限制速度按限制速度做等速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