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福州一中天文社社团辅导材料(4)
专题三月球及月相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一直以来,人们对这位地球的亲密伴侣都格外的关注。通过观 测月相的变化,人类有了“月”的时间概念,奠定了人类历法的重要元素。通过观测月球的 运动,我国古代形成了二十,所以“朔日不见月”。
月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图中以逆时针的方向画出。到了农历每月的初三、初 四时,月球已经不在地球和太阳连线之间,而是转过了大约45°。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个 半球会有一小部分出现在我们所见的月球上一一眉月出现在天上了。
农历初七、初八的时候,也就是月球转到B位置时,月球、地球和太阳构成了一个直 角(角的顶点在地球)。月球明亮的部分增加到一半了。于是我们把这个月相称为上弦月。 形成上弦月的原因是:月球被照亮的半球有一半可以被我们看到了。
月球明亮的部分还在继续地增加着。到了农历的十一、十二,上凸月就出现了。到了农 历的十五、十六,月球、地球、太阳近似地连成了一线,也就是图上C位置时。月球被太 阳照亮的那个半球就让我们全部看到了一一满月出现了。我们通常把满月之日称为“望”。
物极必反,盛极则衰。月球明亮的部分在满月之后逐渐地减少了。农历十八、十九时, 月相是下凸月,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是下弦月,二十六、二十七是残月。农历一个月的最 后一天称为“晦”。
我们观察农历日期的时候会发现,农历的月也有大月、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 天。。我们将上述的时间长度称 为朔望月。
★根据老师总结的一个朔望月内的月相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 比较蛾眉月和残月。蛾眉月时,我们一般能在 时间在 方位看到月
亮。月亮的(左/右)边缘是明亮的。残月时,我们一般能在 时间在
方位看到月亮。月亮的 (左/右)边缘是明亮的。
(2) 比较上弦月和下弦月。上弦月一般在 时刻升起,时刻落下。下弦月
一般在 时刻升起,时刻落下。
3•月相与时间、方位的关系
大家从上节的活动中可以初步体会到月相与月球出没、方位的一些关系。下面我们将选 择部分月相详细地进行解释。
(1) 为什么我们一般只能在傍晚的时候,在西边的地平线附近看到蛾眉月呢?我们回 头看图2,发现蛾眉月时,月球、地球和太阳构成的角(以地球为顶点)大约为45°。在 天球上,月球位于太阳的左侧,所以在太阳下山后,也就是黄昏的时候,月亮还位于地平线 之上,只不过位置就偏西了。(参见图3)
(2) 为什么我们会在早晨的东方低空中看到残月呢?观察图2,此时月球位于太阳的 右侧,离太阳的角度也约有45°。因为月球位于太阳的右侧,月球将早于太阳升起。太阳 升起后,月球还是处于东方低空中。并且月球的明亮部分位于月面的左侧(即太阳光线照向 月球的方向)。(参见图4)
图3黄昏的蛾眉月
图4黎明的残月
上弦月是在什么时候升起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在黄昏的时候看到月球“上中天”; 子夜时,月球落下。我们知道,从黄昏到子夜需要6个小时。在这段时间中,月球从正南 方向运行到西方,正好是月球在地平线上运行距离的一半。由此可以推断上弦月时,月球应 该在黄昏前的6小时升起。那么上弦月应在中午时升起。
月相变化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请自行注释该口诀的含义)
这里给大家两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