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文化艺术之都:巴黎
一、 课标解读
1-2-8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 面的主要特点。
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读:课标1—2—8的文化艺术之都:巴黎
一、 课标解读
1-2-8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 面的主要特点。
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读:课标1—2—8的行为动词为描述和比较,内容名词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风土人 情、主要特点。课标1—4—2的行为动词运用、描述,名词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 根据课标1—2—8和1 —4—2,结合本课内容解读如下:运用地图和图表描述巴黎的地理位 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有关情况,在此基础上得出巴黎自然环境优越的特色;运用图 片,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感受理解归纳出巴黎文化艺术之都的人文特色。在此基础上, 总结感悟得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巴黎人对文化艺术的态度)共同造就了文化艺术之都, 主要突出人文环境的特色。
二、 教材分析
城市是一种区域,因此第四单元文明中心一一城市是第三单元内容的继续与延伸,本单 元突出城市人文环境的差异。《文化艺术之都:巴黎》从精神文明角度展现了城市的特色, 是学生认识城市多样性的一个重要视角。本课教材着重"文化艺术之都”的特色,文字材料 不多,在描述巴黎优越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一共使用了 11副图片资源(其中一幅为巴黎位 置地图),呈现不同时期的建筑艺术和浓郁的艺术氛围,主要侧重学生的主观感受,让学生 领略巴黎之美,感受城市的文化底蕴。因此如何运用好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所需要的 信息,从图片中感受巴黎文化艺术既是课标的要求,也是教材内容的要求。
三、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通过影视、电视互联网媒体,文学作品中大体上了解到法国巴黎是一个充 满文化艺术气息、浪漫的城市,也对巴黎某些著名景点略有耳闻,尤其是像埃菲尔铁塔,卢浮 宫等。这节课的学生是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的,但缺乏系统的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艺术特色, 对巴黎人对待文化的态度也感受不深。面对学情,在教学中采取活动的方式如情景模拟的方 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参与课堂是非常必要而且有效的。
四、 学教目标
根据地图,说出法国和首都巴黎的位置并了解巴黎的自然环境条件。
通过图文资料,让学生从地图和图片中感受巴黎城市的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文之美。
从巴黎人对埃菲尔铁塔、玻璃金字塔、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态度转变中,感悟巴黎人对 艺术的理解力和宽容心。
五、 学教重难点
重点:多维度感受到巴黎的文化艺术之美。
难点:理解巴黎能成为文化艺术之都的原因。
六、 学教方法及教学准备
学教方法:活动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教学准备:教师事先分组、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
七、学教过程
学教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印象巴黎
学生说自己印象中的巴 黎?(在心目中巴黎是 一座怎么样的城市?)
呈现趣味谜语,让学 生猜国家和城市,结 合图片让学生谈对巴 黎这座城市的印象?
通过谜语激发学生兴 趣,谈印象巴黎切入 主题,让学生触摸到 巴黎这座城市的特 色。
定位巴黎
自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