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4
文档名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6,371KB   页数:1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课件.ppt

上传人:rsqcpza 2022/6/21 文件大小:15.9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
全册教材的主要调整和变化
各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教学建议
修订后教材的变化
、月、日和24时记 时法的认识。
全册教材的主要调整和变化
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推理分析两步计算问题的数量关系。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修订后教材的变化
一方面注意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借助实际问题中的事理和数量关系初步体会相关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另一方面,在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之后,及时安排各种实际问题,引导他们尽可能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使学生在运用知识、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两步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例1: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
例2: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
例3: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教学建议
1、联系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运算顺序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教学建议
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综合算式
比较概括运算顺序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教学建议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教学建议
2、在教学运算顺序的同时,教学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初步体会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教学建议
2、在教学运算顺序的同时,教学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逐步体会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教学建议
2、在教学运算顺序的同时,教学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会思辨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教学建议
3、精心安排题组练习,使全单元的教学效果更好。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渗透运算性质
估计并比较混合运算的结果
列综合算式求长方形的周长
第五单元 年、月、日
第五单元:年、月、日
修订后教材的变化
一是以认识年、月、日、时等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为主线组织相关教学内容。
二是适当降低求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的难度。
三是结合相关知识的教学安排更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对时间的体验,加深对不同时间单位相互关系以及不同记时方法彼此特点的认识,同时受到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第五单元:年、月、日
教学内容
例1:认识年、月、日
例2:认识平年和闰年
例3:认识24时记时法
例4: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第五单元:年、月、日
教学建议
1、安排学生在年历上收集、整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建议
2、比较不同年份二月的天数,教学平年和闰年的知识。
第五单元:年、月、日
第五单元:年、月、日
第五单元:年、月、日
动手做
第五单元:年、月、日
教学建议
3、联系生活常识,利用图形直观表示24时记时法的原理与方法。
第五单元:年、月、日
教学建议
4、解决“求经过时间”的问题,放开思考与算法。
第五单元:年、月、日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修订后教材的变化
一方面继续重视引导学生把握概念产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自觉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参与获得概念的过程;继续强调通过有层次的操作活动,启发学生在摆、量、想的过程中逐步进行抽象概括,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想;继续注意通过不同角度的比较,帮助学生把握面积和周长的联系与区别。
另一方面,则突出和强调用不同策略测量或估计物体表面面积的活动。
一是在直接计量的操作中估计。
二是借助推算进行估计。
三是应用面积公式进行估计。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修订后教材的变化
另一方面,则突出和强调用不同策略测量或估计物体表面面积的活动。
一是在直接计量的操作中估计。
二是借助推算进行估计。
三是应用面积公式进行估计。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例1、例2:认识面积
例3:认识面积单位
例4、例5、例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例7: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建议
1、加强直观感受,在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上抽象出面积的意义。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建议
1、加强直观感受,在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上抽象出面积的意义。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建议
2、教学常用的面积单位,加强操作活动,形成面积单位的初步观念。
引出
讲述
应用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建议
3、通过测量,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