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你了解《诗经》的详细内容吗 】是由【166028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你了解《诗经》的详细内容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你了解《诗经》的详细内容吗?
【导读】《》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 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计三万九千二百二十四字。 原称《诗》,或称《诗三百》、《诗三百篇》。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n世纪西周初年至公 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计三万九千二百二十四字。 原称《诗》,或称《诗三百》、《诗三百篇》。战国时被儒家尊为“六经”之 一,但并未视为经典;汉置“五经”博士,《诗》于是又被官方推崇为儒家的经 典之一,称为《诗经》,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书》《礼》《易》《乐》《春 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诗经》共收作品305篇(另有6篇有 目而无辞的“笙诗”不算在内)。它是一部乐歌总集,其305篇作品均为配乐演 唱的乐歌。《诗经》产生的地域广阔,或出于王都,或出于各诸侯国。《诗 经》作品主要来源于公卿列土所献之诗,也有一部分是由民间采集而来,但都 经过周王朝各代王官、乐师加工修订。流传既久,经手亦多,因而具有集体创 作的性质。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诗经》就已编订成书。旧时曾有所谓 孔子“删诗”之说,虽不足凭信。但他曾经说过“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 《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篇》)的话。由此看来,孔子也许做过 一番“正乐”之类的整理工作。
《诗经》按风、雅、颂分类编排。风即《国风》,包括15国风,即:周 南、召南、邺风、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 桧风、曹风、风,共收诗160篇。雅分《小雅》、《大雅》。《小雅》74篇, 《大雅》31篇,共为105篇,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 5篇,共40篇。《诗经》何以如此分类编排呢?古今学者对此聚讼纷坛。现在 比较趋于一致的意见,是从“《诗》皆入乐”的认识出发,认为主要是按照音 乐的特点来划分的。
现在大都认为,“风”即音乐曲调之意。所谓《国风》,即指当时诸侯所 辖各地域的乐曲,犹如今天的地方乐调。“雅”即“正”,又与“夏”通。周 王一带原为夏人旧地,故周人时亦自称夏人。王乃政治、文化中心,其言称 “正声”,亦称“雅言”,意为标准音。当时宫廷和贵族所用乐歌即为正声、 正乐。《诗经》中的《雅》便指王之乐,是相对于地方“土乐”而言的“正 乐”。这一名称,无疑反映了当时的尊王观念。至于《小雅》、《大雅》之 分,则是与它们音乐之不同和产生时代之远近有关的。《颂》是用于朝廷、宗 庙的乐章,是祭神、祭祖时所用的歌舞曲。祭祀祖宗,祈神明,赞颂王侯功 德,是其内容上的特点;诗、乐、舞的合一,则是其形式上的特点。《颂》诗大 多简短,韵律缺乏规则,且不分章,不叠句。这都表明,它是音调缓慢、配合 舞蹈的祭祀舞歌。作为庙堂乐章,表现了对上帝和祖先的崇拜,是奴隶社会神 权至上的反映。《颂》在当时无疑是最受尊崇的,但今天从的角度看来,它的 价值远不如《风》、《雅》。
关于《诗经》305篇产生的确切年代,现已很难一一考定,但可大致论定 其创作时期是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从公元前n世纪至前6世纪,前后大 约500年间。《诗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这在名称上便有比较明确的标 识。它产生的地域是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南扩展到了江汉流域。地域 相当广阔。秦皇焚书,《诗》赖口耳相传得以保全。汉兴,广开献书之路,先 秦典籍陆续重现。当时传《诗》者有鲁、齐、韩、毛四家。《鲁诗》出于鲁人 申培,《齐诗》出于齐人辕固,《韩诗》出于燕人韩婴,《毛诗》亦由其传授 者毛公而得名。毛公分别指大毛公鲁人毛亨和小毛公赵人毛。鲁、齐、韩三家 诗属今文经学派,兴盛于汉武帝以后百余年间。《毛诗》属古文经学派,较 “三家诗”晚出。当“三家诗”兴盛时,《毛诗》处于被压抑的地位。东汉以 后,《毛诗》盛行于世。“三家诗”先后失传,传下来的便只有《毛诗》,这 也就是流传到今天的《诗经》。
《诗经》分《风》、《雅》、《颂》三类,有一小部分是由先世流传下 来,又经后世补记或编定的,但这些诗歌的雏形产生的年代则远在西周建国之 前,如《商颂》里那些商人用于祭祀英雄祖先的祭歌,《大雅》中那些对周族 先王创业立国的颂歌等。
《颂》诗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商颂》5篇,《鲁颂》4篇,全 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主要记述商、周先祖功业,歌颂他们对民族发展的巨大贡 献。商、周的先祖,不仅是部族的军事首领,带领本部族保卫家园、开疆拓 土,奠定九州统一的基础,而且是本部族的劳动组织者与领导者,有的还是劳 动生产的发明创造者,这些颂扬英雄先祖的诗歌,便成了《颂》诗中的精华。 这些先祖是当时先进社会力量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诗中塑造的也是生气勃勃 的、对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的英雄形象,与后世御用文人抽象地颂扬帝王功 德的’谀词是迥然不同的。
《雅》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多数是西 周公卿列士的献诗,主要用于朝会、宴会、朝聘。但也有周朝之前就流传的歌 谣,如《生民》、《公刘》、《绵》等,这些叙述周人先祖后稷、公刘、古公 父领导周民族奋斗发展的史诗,其产生的年代和诗中所描写的时代相距不会太 远,从诗的节奏和韵律看,还保留着古老诗歌的特点。《大雅》中还有一小部 分政治讽谏诗。在《小雅》中,政治讽刺诗已占绝大部分,这不仅因为这些诗 是在周王室衰微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而且还因为一部分士大夫、贵族阶级下 层人士甚至个别平民也参与创作,由于他们对当权者的昏庸腐败不满甚至憎 恶,在他们讽谏的诗中多含怨刺与批判,指责了时弊、揭露了黑暗,表示了对 时局的忧虑,反映了人民的某些疾苦。《小雅》中还有表现周室与周边部族之 间矛盾的诗,诗中流露了反侵略的爱国思想。还有少量反映人民生活的诗歌, 其格调已近于《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