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机关干部为官不为自查自纠报告
“为官不为”今年初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xx总理在总结工作时对“懒政”问题直言不讳:“政府工作还存在局限性,有些政策措施贯彻不到位。目前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部分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机关干部为官不为自查自纠报告
“为官不为”今年初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xx总理在总结工作时对“懒政”问题直言不讳:“政府工作还存在局限性,有些政策措施贯彻不到位。目前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部分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
古人云:“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政府官员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即便是在古代封建社会,也是一项基本的政治伦理规定,是立身之本、从政之要,更不要说在21世纪的今天,没有哪个国家和社会,可以容忍官员拿着人民的钱,却不为人民办事。每一种官员所有应当牢记,人民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因此要时刻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做一名敢担当、能负重、有作为的官员。
众所周知,“为官不为”在中国是个老大难问题。有的官员把自己当老爷,没有当上官时还能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一旦做了官,就觉得该享有了,不仅不做事,并且还要耍威风,忘了责任意识。特别是感觉自己晋升无望时,就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堕落成碌碌无为的懒官、庸官。有的官员将手里的权力当成寻租的资本,而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刻意不为,民众千急万急,她却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说白了,就是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官场劣习,把手中的权力当成自己牟取私利的资源和工具。有的官员奉行“无事就是本领”,胆怯多做多错,只做太平官,看摊守业,求稳怕乱,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如此尸位素餐, 既误时误事,为民众所不齿,并且有的甚至已经构成失职犯罪,不能单纯地将其视作“不为”。
“为官不为”初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针对性。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之下,经济体制改革提速和经济下行相伴,行政体制改革提速和强力反腐相伴,不管经济调控还是行政治理所有已进入了“新常态”,部分官员面对“新常态”,体现出了无奈的“不为”和故意的“不为”。
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备中的决定性作用,要解决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政府大包大揽的状况必须进行变化,部分官员不和时俱进,不积极适应,在岸上观望,以“没办过”“不会做”来为自己的懒惰作挡箭牌。在行政新常态下,有的官员错误地将简政放权理解为什么事所有推给市场,当起甩手掌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