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生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材乃至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人生。好的习惯能够让学生受益终生, 反之, 坏的习惯也可能让学生受害终身。因此, 积极引导学生改正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是十分必要的,是每个教师和家长的重要职责。心理学家认为,习惯的养成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心理发展规律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 、由外部支配到内部控制。 2 、由简单到复杂。 3 、由不稳定到稳定。 4 、由破到立,好习惯逐渐代替坏习惯。一个人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 那就是形成了一种比较巩固的定势。例如, 刚开始学刷牙的时候, 孩子总需要父母提醒, 一旦养成了习惯, 每天睡觉时和起床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拿起牙刷去刷牙,不再需要人去提醒了。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习惯成自然。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好习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克服、改正坏习惯。按照心理学的规律,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坏习惯对自己的危害,并且调查、了解坏习惯形成的原因, 从学生的内因上入手帮助其树立改正坏习惯的信心和决心。其次, 教师要与家长取得一致, 利用外力帮助学生改正坏习惯, 养成好习惯。教师要为学生改变不良习惯创造条件, 对学生严格要求, 持之以恒, 要克服心理上的惰性。当我们发现学生写字时姿势不正确, 我们就要及时提醒, 一次不行就两次, 两次不行就三次。学生如果不能坚持, 教师也可以采取适当的惩戒措施,该严就得严,该管时就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