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机会是一个柿子
深秋时分,扑着粉装的柿子占据了水果市场的半壁江山。看着这些令人垂涎欲滴的柿子,我经常想起小时候为了一个柿子苦苦等待的日子。
那是
机会是一个柿子
深秋时分,扑着粉装的柿子占据了水果市场的半壁江山。看着这些令人垂涎欲滴的柿子,我经常想起小时候为了一个柿子苦苦等待的日子。
那是20世纪80年头的事情,那个时候的乡村普遍物资匮乏,按理说,打小生活在田间地头的我不应当委屈了自己的嘴,然而,那时候,田里收获点瓜果梨桃,哪里轮得到小孩子们糟践?大人们喜爱把自家水果进了自己孩子嘴里称之为糟践,因为,若是拿到集市上去卖,多少能换些钱来贴补家用。
人缺少吃的,鸟雀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每到深秋,觅食的鸟儿大都回旋在柿子树上,人们一不当心,它们就俯冲下来,狠啄几口!
为了防止柿子被鸟啄,接近柿子收获季节,奶奶便让我和弟弟爬到树上,把还在泛着青的柿子一个个摘下来,放在粮囤里捂着,这样下来,半个月,青柿子就变成烘柿了,别说吃了,看起来就煞是迷人。
奶奶每每从粮囤间取出这些柿子的时候,嘴里总喜爱叨念:等不熟的柿子,等不熟的柿子
是啊,在机会的树上,没有可以等熟的柿子。
有一位教授,带着孩子在水果摊上选择水果,小贩很不耐烦地说道:先生,你究竟买不买?不要这样挑来挑去的。
教授礼貌地回道:要买!要买!接着把挑好的水果交给小贩,并问多少钱?小贩不以为然地说:这可是很贵的哦,你买得起吗?教授照旧虚心地回答:买得起。买得起。并把钱递给小贩。
在回家的路上,孩子忍不住问道:爸爸,您是教授,是令我景仰的人,为什么今日却让小贩如此叫卖?莫非您一点也不生气吗?
教授回答道:待人有理、虚心、礼貌是我的水准。无礼、势利是有些小贩的水准,我不能让他的水准降低我的水准。
在我高校毕业工作第五个年头的初冬,得悉父亲病逝的噩耗,我快速赶回老家,哪想母亲也因多年劳疾而一病不起。
料理完父亲后事,在赶回省城的前一天,我去镇中学探望了我读初中时的班主任老师。望着老师慈爱的面容,回想父亲的离去,母亲的病痛,加之城里的妻子下岗,两岁的儿子又是先天痴呆,我不禁泪眼婆娑,将一腔苦水倾诉给老师。只见老师睁大眼睛,紧紧拉住我的手,嘴唇微微发颤地讷讷道:不哭,孩子,不哭,跟我做饭去,做饭去
同十多年前一样,他仍是独自起灶,饭食也还是非常俭朴。他先在一只锅里加上水,放入五个用盐腌泡过的生鸭蛋,再把它放在煤炉上,炉火很旺,锅中水很快滚开了。10分钟后,他取出煮熟的鸭蛋,又把洗好的红薯放入烧沸的开水,半小时后,红薯也煮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