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与牛市相约.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与牛市相约.doc

上传人:玉柱儿 2022/6/22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与牛市相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与牛市相约
文/黄湘源 对于经历过1996年牛市的人来说,尽管与成功有约的未必能有几多,但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股市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似乎都是对某一个预言的证实。按照《易经》,九六是大有之年。牛市从3月启动,到5月1日央行减与牛市相约
文/黄湘源 对于经历过1996年牛市的人来说,尽管与成功有约的未必能有几多,但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股市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似乎都是对某一个预言的证实。按照《易经》,九六是大有之年。牛市从3月启动,到5月1日央行减息,这时的股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价低。即使是领涨的绩优股板块,也不过从低价涨到了中价。大盘稍事休息便又上涨,在绩优股打开空间以后,沪市推出30指数,深市狂炒九七概念,特别是到了10月至12月中旬,低价股揭竿而起,推动大盘创出了新高,望眼欲穿的沪指1000点,被群起而攻的三线股一跃而过。
时间不会从同一条河流淌过。今天我们回顾1996年,并不是指望股市重复历史,而是为了从历史的镜子中得到一些借鉴,1996年的行情,大体上可以说是一二三线股轮番上阵。绩优股固然不愧为股市的旗帜,起到了领涨的作用。但在1996年,它的表现似乎意犹未尽,所以到1997年上半年又尽情地发挥了一番。而低价股的革命远航,却使我国股市真的出现了彼得?林奇鼓吹的翻10倍的股票。业绩开始被看作一个动态的概念,崇尚成长性成为投资理念,这是1996年牛市留下的最有意义的启迪。
1996年的牛市,反映出股市通常是由投资与投机两种力量构成,两者有时互相打架,有时又在一个锅里吃肉,而在牛市市道中,它们共同契合的热点往往更多一些,简单地去评论两者孰优孰劣,孰长孰短其实是没有意义的。现在的人已经不致于机械地从字面上判断是非,而在当时,即使某些论述炒股道理的专著也还是把“投机经济学”的字样改成了“投资经济学”,好象谈论异性便会脸红的道学家似的。投机的事可以一遍一遍地实践,却羞于言辞,说不出口。
其实,弄清投资与投机的辩证关系,对于股市中人来说非常重要。中国的股民,入市之初所听到的大概就是巴菲特的故事,买上几只股票捂数年,最后戏剧性地成为大富豪,可能是每个入市者都曾有过的梦想。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整体上也许没错,“亿安老太”可以算一个最新的例子,她的5000元集资款,一来二去成了1000股深锦兴和别的什么股票的原始股,一直到深锦兴摇身一变成为亿安科技,还真的时来运转成了百元股。有人算过帐,按照亿安科技曾经达到的最高价位,“亿安老太”至少有350万的身价,然而由于亿安科技没几天就从124元跌至70多元,“亿安老太”的身价也就在几天之内跌去了差不多150万。这就产生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倘若“亿安老太”在124元价位出手,不是就可以保持更为完美的投资境界了吗?看来,“亿安老太”的身上固然反映出投资理念的光芒,而如果在必要时投机一下,也还是不错的,至少可以减少150万的损失。
1996年的牛市告诉我们,炒不如捂。短线炒作或许不失为调整市道的赢钱方略,但短炒炒不出牛市。在牛市市道,炒家不如藏家。炒家不过是当搬运工,左手来,右手去,财富总是过手而去;而藏家却是聚宝盆。在牛市中,凡是有升值潜力的股票,总得多捂几天,才能更好地实现其投资价值,就像“亿安老太”那样,与成功约好不分手。
但是,1996年的牛市也分明提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