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危重创伤病人的监护
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仪、呼吸功能监测仪、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血气分析仪、心电图机。
监护设备
监护仪
心电图机
便携式血气电解质肾功曲。
测压时确保静脉内导管通畅无阻。
加强管理,严格无菌操作。
CVP注意事项
影响因素:
病理 、神经、药物、麻醉插管和机械通气、其它如缺氧等。
并发症:
感染、出血和血肿、其它血气胸、血气栓等。
呼吸功能的监测
床旁观察既简单又实用。
一般观察:
意识状态,有无兴奋、嗜睡、昏迷等。
皮肤粘膜和甲床,有无苍白、紫绀、皮肤多汗等。
呼吸运动,呼吸频率(正常成人RR为10-18次/分)、呼吸节律是否规整,有无呼气或吸气性呼吸困难。
呼吸音
动脉血氧分压(PaO2)
定义:是血液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95~100mmHg(~)
临床意义:判断有否缺氧及其程度。由于氧离曲线的特点,它作为缺氧的指标远较血氧饱和度为敏感。
轻度缺氧:80~60mmHg
中度缺氧:60~40mmHg
(小于60mmHg 可判断呼衰)
重度缺氧:小于40mmHg
是动脉血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 35~45mmHg,平均 40mmHg。
CO2为有氧代谢的最终产物,经血液运输至肺排出。 CO2在血中存在有三种形式:物理溶解(其所产生气体张力即PaCO2)、化学结合(HCO3-)、水合形成碳酸(H2CO3)。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
CO2分子具有较强的弥散能力,故血液PCO2基本反映了肺泡PCO2平均值。是衡量肺泡通气量适当与否的一个客观指标,二者成反比。
通气不足时增高,表示CO2潴留。
通气过度时CO2排出过多则PCO2降低。
PCO2轻度增高可刺激呼吸中枢增加排出CO2,PCO2达55mmHg使抑制呼吸中枢形成呼吸衰竭,更高时出现CO2麻醉昏迷。
PaCO2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的重要指标
PaCO2>50mmHg 提示呼吸性酸中毒;
PaCO2<35mmHg 提示呼吸性碱中毒;
判断代谢性酸碱失衡的代偿反应
代谢性酸中毒时,经肺代偿后PaCO2降低
代谢性碱中毒经肺代偿后, PaCO2升高
判断肺泡通气状态
PaCO2↑,提示肺泡通气不足;
PaCO2↓,提示肺泡通气过度。
PH值
代表血中氢离子【H+】浓度
正常值:~
血浆PH值主要取决于碳酸氢盐缓冲对(BHCO3/H2CO3),碳酸氢盐由肾脏调节,碳酸由肺脏调节,当二者的比值保持在20:1时,。
意义:
PH正常可能:
(1)酸碱平衡
(2)代偿性单纯性
(3)混合性相抵消
实际碳酸氢盐(AB)
在实际PaCO2、体温及SaO2下血浆中HCO3-的浓度。
参考值:22-27mmol(平均24mmol/L)
意义:受呼吸和代谢双重影响。
1)HCO3-含量与PaCO2有关。
2)HCO3-是血浆缓冲碱之一,体内固定酸过多时,通过其缓冲保持PH稳定,而HCO3-含量减少
标准碳酸氢盐(SB)
血液在37摄氏度,Hb100%氧合,PaCO240mmHg的标准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
参考值:22-24 (平均24)mmol/L
意义:
1)排除呼吸因素的影响,是判断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降低:代酸或代偿后呼碱
升高:代碱或代偿后呼酸
2)正常情况下,AB=SB
AB < SB表明PaCO2>40mmHg,呼酸或代偿后代碱
AB<SB表明PaCO2 < 40mmHg,呼碱或代偿后代酸
血气分析
SaO2(SAT):正常值96-100%
CaO2(动脉血O2含量):正常值16-20ml/dl
实际HCO-3 (AB)和标准HCO-3(SB):22~27mmol/L(24)
AB>SB:呼酸 AB<SB:呼碱:AB=SB 正常。两者均增加:失代偿性代碱;两者均降低:失代偿性代酸
碱剩余(BE):-3~+3mmol/L
缓冲液(BB):包括HCO-3和P-r。正常值45~55mmol/L。
血浆阴离子间隙(AGp):正常值7-16mmol/L
TCO2(CO2总量)正常值28-35 3mmol/L
酸碱平衡紊乱的一般判断
当PH、PCO2、HCO3-以及AG均在正常参考范围时,可认为机体尚无酸碱平衡紊乱发生。
酸碱平衡紊乱的一般判断
一般判断以下有关数据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