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朱熹读书法
中国古代学者对如何读书有不少论述,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推朱熹读书法。朱熹一生读书万卷,学识广博。 他的读书方法有六条:
1循序渐进;
2熟读精思;
3虚心涵泳(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杜撰前人的学说);
4切已体察;
5着紧陆时雍、朱承爵的“意境致味”说,王夫之的“风味”说等。从中国诗学史的事实来看,这种理论的形成, 不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理论分析基础上的,而是以己度情、以心体物,以感性体悟为主要入思方式, 最终总结出诗学理论范畴。总之,不管诗味论怎样发展,都是体现审美的、情感的价值取向。
用以味解诗的诗味理论来解释近现代文学,即便是从文学解读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全面的。近现代文学, 除了诗歌,更多的是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散文等,叙事所具有的细节性、具体性和日常性叙述,是诗歌所 缺乏的。因此,语文教学中,即使是文学取向的教学,用诗味理论来指导叙事文的教学,也是有失偏颇的。 更遑论文学教育仅仅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部分。
二、从现代先进教育理论中汲取营养实现超越
㈠从现代文论中汲取营养
注重文本形式是现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征。美国学者维姆萨特认为:“一首诗只能是通过它的意义而存 在……我们无需考察哪一部分是意图所在,哪一部分是意义所在的理由,从这个角度说,诗就是存在,自 足的存在而己。在这个意义上,读者要防止‘意图谬误’:不能依据作家的创作意图等外部原因去解释作 品。”文本就是文本,不管其他的有多么重要,也不可能取代文本。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更要从文本本 身入手,通过对文本言语形式与内容的理解,逐步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㈡从现代阅读理论中汲取营养
1•从阅读能力层级结构理论中汲取营养。其理论认为,阅读能力包括本体性阅读能力和相关性阅读能力。 本体性阅读能力由知识性阅读能力、理解性阅读能力和探索性阅读能力组成。知识性阅读能力包括基本字 词知识,如3500个常用字,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的直接含义;基本语法知识,如完整句、复句的基本类 型;基本修辞知识,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理解能力中的语言转换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分类能 力、推断能力等都是阅读能力的基本要素。探索性阅读能力由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组成。相关性阅读能力 包括自动化阅读能力,即能做到边阅读边思考,朗读默读能力和浏览检索能力等。突破语文味的局限,不 仅仅是审美熏陶,而是按阅读能力层次结构理论指导阅读教学,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从阅读心理理论汲取营养。对阅读的本质,现代心理学将其视作一项认知活动,并从内部认知过程 的角度来进一步阐释。从这一观点看,阅读主要涉及如下四种认知过程:①整合:运用个体的原有知识来 理解课文的意义;②组织:识别课文中的要点及其相互关系;③精加工:在阅读时做出必要的推理;④监 控:评价自己的理解状况并调整自己的阅读策略。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过程是心理学家在对熟练读者的研 究和分析中发现的,因而可以认为这些过程是熟练读者阅读时所执行的过程,也可以认为这些过程是我们 期望在所有学习阅读的学生身上表现的过程。按阅读心理理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才 有可能是全面的。
㈢从现代语用学中汲取营养
语用学研究的是,在具体语境中人们如何使用语义学中的语义达成交际目的,其关注的,一是说话人 和听话人的社会背景与心理状态,二是说话人与语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