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柱的钢筋计算方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5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柱的钢筋计算方法.docx

上传人:shugezhang2 2022/6/22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柱的钢筋计算方法.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柱 第一节基础层
一、柱主筋 1、柱插筋长度(即柱纵筋长度)=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伸入基础(或 梁、板、墙)的锚固值, 伸入基础(或梁、板、墙)的锚固值=直 段深度(即直段长度)+弯钩长度(当基础容许竖向直锚深度NLae
(或La第二章柱 第一节基础层
一、柱主筋 1、柱插筋长度(即柱纵筋长度)=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伸入基础(或 梁、板、墙)的锚固值, 伸入基础(或梁、板、墙)的锚固值=直 段深度(即直段长度)+弯钩长度(当基础容许竖向直锚深度NLae
(或La )时大多数情况下取Max(6d,150mm)), 伸入上层的钢筋
长度和伸入基础(或梁、板、墙)的锚固值应按设计要求计算。
2、墙上柱(P61,P66) 柱所有插筋=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 (或La) +弯钩(150mm)。
3、梁上柱(P61,P66)
柱所有插筋=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 (或La) +弯钩12d。
二、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
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第二节中间层
一、 柱纵筋
1、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
楼地面的高度
二、 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
区间距一1 11G101-0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 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 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
2) 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 柱长边尺寸,Hn/6};
第三节顶层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 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P59飞0)。
一、角柱、边柱
角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角柱顶 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MLae):梁高一保护层+12d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H・5Lae
柱顶部第一层:M梁高一保护层+柱宽一保护层+8d (P59D图)
柱顶部第二层:M梁高一保护层+柱宽一保护层(P59D图)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梁高一保护层+柱宽一保护层} 二、中柱
I 泌
虬TMDmm时1
|普M知以涧■
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
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
弯锚(MLae):梁高一保护层+12d
第三章剪力墙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 墙端为暗柱时(P68)
A、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P68 一)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15d)
B、 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P68三)
-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15d)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 墙端为端柱时(P69)
A、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 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