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62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7/5/18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曹志英《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是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力作, 由李季湄老师翻译,长春出版社 2003 年出版。本书以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课程为主线, 结合课堂实践揭示这种课程形态为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引发课堂和学校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书中很朴实的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实际问题并进行认真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 书中又深入浅出地阐述现代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正如李季湄教授所说“读罢此书, 完全被作者对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的精辟入里的批判所震动。”我读的是前言部分。有这么一个故事: 当学生在妈妈的陪同下去学校时, 怎么也不肯进教室。他说:“学校里不快乐”。当小林老师问其他同学时也得到了同样的答案。第二天小林老师把自己的诗写在黑板上时又引起了孩子们说:“小林老师太温和”的声音。读到这里我不由想起了我自己, 在我身上也有着这样的问题。方法严厉了孩子就太“死”,稍微松一点孩子就太“活”。因此我往往把握不好这一点,不能把两者融合起来。在佐藤学先生看来,在“润泽的教室”里, 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能得到关注。教师边与每个学生谈话, 边倾耳静听每个学生尚未说出的话语。在课堂上, 老师倾听的不仅是学生发言的内容, 更是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 不仅听他们的有声语言, 还认真倾听那些可能更有价值的无声的语言。在这样的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老师即使在对教室中的全体学生讲话,他也从心底里意识到,是在与每一个学生个体的交流。“润泽的教室”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最充分的尊重和满足, 而这正是教育人性魅力的最好体现。享受教育的幸福, 享受成长的快乐。这是我们新教育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就多了。对于后进生, 虽然自己没有从人格上歧视过他们, 但除了提供一些学****上的帮助外, 很少走进他们的生活与心灵, 不是自己做不到, 而是在行动上的缺失。以前, 比较注重别人的看法与评价, 喜欢自己的淡定与从容, 但我想没有方向感的淡定与从容终究会演变成颓唐与平庸。我扪心自问, 一个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我做到了吗?我觉得自己相距“好老师”还很远很远很远, 我没有对学生付出像母亲般的关爱, 我在教学上依旧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 没有给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的幸福感……作为教师的我要好好反思自己的工作积极完善,努力让孩子们感到学校的快乐!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吴香《静悄悄的革命》这是一本并没有多少大理论、大叙事的书, 但其中却隐含着最真实的教育哲理。它的确是一本好书, 作者以通俗的语言解决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迷茫和困惑, 读这本书让教师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课程改革。读着读着你会感到它与我们有许多的共鸣之处, 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 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是学生成长之宝地。而这恰巧与我这学期的小课题研究相关。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过多地追求课堂上小手如林地争抢发言的热火朝天的场面, 似乎只有那样的课堂才能显示出教师的水平和学生的能力。却忘记了缺乏静思默想的发言往往是最肤浅的理解, 最没有深度的表达。同时造就了一批思想的“懒汉”;培养了一批只知道表现而不善于思考的追求虚荣的幼苗。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拥有怎样的课堂呢?读了这本书你就会明白:我们的课堂教学追求的不该只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作者在《在静悄悄的革命》中写道:“这种倾听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 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 与他们心心相印, 从而产生‘啊, 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鸣共感。唤起这些情感体验可以说是倾听学生发言的‘理解方式’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意义。”作者认为,学会相互倾听,是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用心倾听, 更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老师一个问题出来,学生立即展开思索、讨论, 然后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 在交流的过程中, 有一部分学生的脑子里只装着自己的见解, 却没有用心倾听其它同学的回答, 这样的学****就显得不够全面、缺乏主动。课堂中的热烈发言固然重要,但“在教室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以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就得丰富起来”,这样,学生的发言才会有深度,有广度,从而形成自己的想法。其实, 在我们的课堂中, 也何尝不是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班级学生们研究问题或是讨论问题看似非常热闹, 而实际上“学生学****的内容杂乱、学****的质量低下, 教育被表面化, 陷入了浅薄与贫乏, 收不到最佳效果”。文中提出学生要学会相互倾听,教师更应该善于倾听, 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 犹如是在“与学生玩棒球投球练****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 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 他的心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