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全真教重阳祖师论打坐
王重阳 凡打坐者,非形体端然,瞑目合眼,谓之打坐,此假打坐也。
十二时辰,行住坐卧,一切动中,心似泰山,不摇不动,把断四门,眼耳鼻舌口,不令内入外出者,此名为真打坐也。
能如此者,虽身处尘世全真教重阳祖师论打坐
王重阳 凡打坐者,非形体端然,瞑目合眼,谓之打坐,此假打坐也。
十二时辰,行住坐卧,一切动中,心似泰山,不摇不动,把断四门,眼耳鼻舌口,不令内入外出者,此名为真打坐也。
能如此者,虽身处尘世,名已列于仙宫。不须远参,便是肉身。圣贤三年行满,脱壳登仙,一粒丹成,神入八极矣。
论降心:凡降心之道,若湛然不动,昏昏默默,不见万物,杳杳冥冥,不内不外,无丝毫念想,此是定心不可降也。
若随境生心,颠倒寻头觅尾,此名乱心。败坏道德,损失生命,不可纵也。行住坐卧,常勤降心,闻见觉知,此为病矣。
论炼性:理性如调琴弦,紧则有断,慢则不应,紧慢得中,则琴可矣。又如铸剑,钢多则折,锡多则卷,钢锡得中,则剑可矣。调练真性者,体此二法,论超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三界也。心忘念虑,即超欲界,即超色界;心不著空,即超天色界。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乡,性在玉清之境矣。
又诗云:
弃了,惺惺学得痴,到无为处无不为。
眼前世事只如此,耳畔风雷过不知。
两脚任从行处去,一灵常与气相随。
有时四大醺醺醉,借问青天我是准?
目明篇
一、面上七窍,鼻口两窍,已如上述。耳头面之上,最重要者,舍鼻而外,当首推眼。人之两眼,犹天之日月,万一眼日昏糊不明,终日长夜,无异地狱。故修丹炼气之土,对于保护眼光,十分重要。两眼如何保护?但凭意想,决不能通。当靠之实在保护两眼。
第一要戒房欲;
第二对于食品之中,有刺激于眼睛者,则不食;
第三在行住坐卧之间,宜常用垂帘法,不使眼光过分外露;
第四切忌大喜大怒;
第五行路之时,遇大风雨,宜常低其首,以避风雨之侵伐。
有此五大端,能刻刻注意,时时在心,可保终身无目疾。
二、两眼是一身关窍,能通十二经,兼是吾人命脉之处。凡夫之身曰凡眼,仙佛之身曰天眼:然欲成天眼,必须注重凡眼。凡眼乃天眼之根本。无此凡眼,安有天眼?故吾人之眼,喻之日日月。凡眼中有胬肉翳心之类,犹天之为浮云所障碍。万一不幸,成为瞽目。天之日月不明,万物则不生;人之眼不明,不啻是混沌。古人有云:“人间儿不可救之日疾。”瞽目尚可重明。然既成瞽,重明匪易。人为父母求者,应用一洁净之盘,每于月明之夜,以盘供于庭心,常跪祷告七次,待到漏尽鸡唱之时,盘中忽现天露,即是此人之至孝,可以格天,故有此露。有此露,俾之父母之目,可以重明。若无此露,不可强求。强求者致干天怒。万一得到天露,两手捧盘至父母前,长跽膝下,以自己之舌尖,吸盘中之天露,含于口内,以盘置于几,复用两手捧持父母之面,吐出舌尖,先左后右,轻轻在父母眼中捣一二十遍。捣后,用净水含入自己口中,然后在父母前告退,将口中之浊水,倾吐于地。如是用功,约在百日之间,父母之目瞳人,渐渐可复原。瞳人渐渐复原,眼光即可透露。此等事实载于往占经吏者甚多。然而世人为父母如是用心者甚少。其次手术。每于清晨平旦之气,凝神息虑,用两手掌轻擦,左右交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