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试卷讲评课的教学与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试卷讲评课的教学与反思.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7/5/18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试卷讲评课的教学与反思.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试卷讲评课的教学与反思作者:晏玉平文章来源:《语文教学通讯》A刊2008 年2月点击数:56更新时间: 2008-5-8 17:33:44 一、课前准备与要求试卷讲评课要避免两种做法:一是从头到尾逐题讲解,没有重点; 二是对、抄答案, 就题论题, 浅尝辄止。要做到有的放矢, 把试卷讲深讲透, 首先必须广泛收集试卷信息, 仔细分析答题情况。因此, 讲评课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1. 数据统计。为了做到对成绩、对学生、对试卷心中有数,我们构建了《 200 8 届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分析表》。每次月考、模考后都要求教师做好烦琐而准确的统计工作。除了要统计整套试卷的平均分,班级的最高分、最低分, 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之外, 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及每一知识板块的得分率,特别是对 1~ 12 小题 36 分客观题板块,往往要具体到 36 分、 33 分、 30 分、 27 分及 27 分以下的不同得分情况的统计。 2. 分析比较。分析即教师根据每题出现的典型错误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 归纳造成学生答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或审题意识,或知识积累,或心理因素, 或卷面书写, 或语言表达, 等等), 以明确学生在各个板块复****中的总体优势和劣势。比较是为了充分利用试卷的检测功能, 发现教学中的进步和薄弱环节,发现学生学****的基本状况,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教学。比较可以是同类班级的横向比较, 也可以是本次考试与近几次考试情况的纵向比较; 可以将同一试卷中不同题型、不同板块的得分情况作比较分析;还可以从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对比分析中,找出优等生之所以优秀, 后进生之所以落后的原因。 3. 确定重点。数据统计及分析比较的根本目的, 在于站在命题思想和备考策略的高度, 对得分率低的试题认真查找失分原因, 发现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 并确定讲评的知识重点和板块重点,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知识的讲评, 一般要达到以下目的:( 1 )认知试卷。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试卷的整体结构、基础题型以及测试要达成的目标和已达成的目标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和把握。( 2 )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各种错误的同时,对错误率高达 50% 以上的试题要重锤敲打,重点讲透,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3 )提要钩玄。教师对每一道题涉及的知识考点应有一个基本方法的归纳。如对大、小阅读题( 自然科学类文章、文言文、文学作品)文本的整体把握,不同的文本类型应有不同的基本方法的指导;对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不同类型或不同文体的作文命题,也应有不同的基本审题方法或构思方法的指引。二、讲评遵循的原则 1. 及时性:趁热打铁。我们常常抱怨学生喜欢把眼睛盯在分数上,不重反思,太过功利。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是试卷讲评和结果反馈相对滞后。学生做完一份语文模拟试卷需要两个半小时,经历了从识记、理解到鉴赏、评价、表达的复杂的思维过程, 因此, 他们对自己的劳动成效如何非常关注, 这也在情理之中。但是, 教学中, 由于我们备课任务繁重、批改试卷难度大, 往往把试卷发放和讲评工作搁置太久; 而此时, 学生做题时产生的思维火花已消失殆尽,能够刺激学生思维的就只剩下分数了。因此, 及时将考试结果和答案反馈给学生, 是取得良好讲评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2. 针对性:选题典型。一份试卷中总有一些错误率高、迷惑性大的试题, 还有一些能体现本阶段专题教学重点的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