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中英语导学案的预习策略
摘要:“导学案”教学法在课堂内外创设一种主动愉悦的教学氛围,预习导学是“导学案”教学法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既提高了教学有效性,又增强初中英语导学案的预习策略
摘要:“导学案”教学法在课堂内外创设一种主动愉悦的教学氛围,预习导学是“导学案”教学法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既提高了教学有效性,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
关键词:导学案 自学能力 兴趣 有效性 主体性
一、英语教学中的预习状况
教师层面: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较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虽然也有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做预习作业,但是预习作业的形式非常地单一,要求不太明确。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教师对预习的要求不太明确,导致学生预习时主次不分,时间分配不均,没有做到难简分明,浪费宝贵时间。②教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可是对朗读过程监控不力,使学生为读书而读书,一旦完成规定的遍数,就万事大吉。对不通顺的地方敷衍了事,对不认识的生字听之任之。③预习时老师提出的问题层次较低,即使学生不认真加以思考,也能回答,缺乏预习的必要性。
学生层面:由于教师对预习的随意性处置,以及预习内容的单一、预习形式的单一和预习时老师游离在外等原因,长久以来,学生对预习也是可有可无,出现了预习质量不高、不看教材直接做,也能做预习等一系列假预习的情况。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十分欠缺。
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部分,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预习导学设计中应遵循的规律
(1)预习导学中的问题设计应有侧重点。很多课文知识点较多,如果要求学生一次性预习所有内容,那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甚至会因为内容过于复杂,而磨灭他们预习的兴趣。例如设计课文《France is calling》预习导学时,课文内容冗长而复杂,其中涉及了近 40 个新授单词和词组。所以我采用了避重就轻的办法,围绕法国名胜古迹这一话题展开设计了一系列预习作业,让学生在美丽的法国名胜中激发出了解法国的兴趣。
(2)预习导学中的问题设计应有深度性、层次性。预习应当以读为核心,但教师如果只是简单要求学生把文章中的新单词划出来,并写好这些单词的音标和中文,或是回家听录音,并尝试大声朗读这篇课文。由于老师对读书过程无法监控,一旦学生完成教师规定的遍数,就万事大吉。所以预习导学的设计应有深度性,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 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
問题设计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新旧知识,做好衔接”。预习导学的问题,既可以是新知识的铺垫,也可以是以往所学知识的回顾。
三、预习作业类型多样化
不断变化的预习作业形式,使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有一个新鲜感,可以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