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word版).doc

格式:doc   大小:3,161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word版).doc

上传人:才艺人生 2022/6/23 文件大小:3.0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word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提纲(word版)
第2页
人教版2017年七年级下册历史复****提纲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繁荣与开放是隋唐社会的时代特征。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杰出贡献。(为
第6页
日本设计唐招提寺;前后12年,前5次东渡失败,第6次才成功,双眼失明)
二、与天竺(印度)的交往
(1)玄奘西行: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历尽艰辛,西行天竺学****佛法。玄奘的见闻,由弟子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三、交流频繁的原因(吸引世界各国来华的原因):▲▲▲
唐朝政权强大,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代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C、重要历史人物的贡献。D、唐朝海陆交通发达。
★★★四、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的政策。▲▲▲
对我们今天的启示:A.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才能对于国外产生辐射力和吸引力
.B.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弱的转折点)
1、原因:A、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边疆形势紧张。,形成外重内轻。,逐渐扩张势力。
2、人物: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
3、结果和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第7页
二、唐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
三、唐朝灭亡后,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在于唐朝藩镇割据。五代十国虽然是一个政权分立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时代特征。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一、北宋的的建立
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赵匡胤就是宋太祖。(陈桥驿兵变和“黄袍加身”)
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军事方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杯酒释兵权)
2、行政方面:在中央,削弱宰相权力,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 财政大权;在地方,安排文臣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通判分权。
3、财政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
三、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目的: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表现:A、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 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遇有战事,也有文官挂帅出征。B、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影响: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定。B、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C、(消极作用)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第8页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宋朝的时代特点:
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 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
政权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建立时间
灭亡
北宋
汉族
赵匡胤
东京
(开封)
960年
1127年
(被金灭)
南宋
汉族
赵构
临安
(杭州)
1127年
1276年
(被元灭)

契丹
耶律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916年
1125年
(被金灭)
西夏
党项
元昊
兴庆
(银川)
1038年
1227年
(被蒙古灭)
第9页

女真
完颜阿骨打
会宁
1115年
1234年
(被蒙古灭)
一、两宋时期各族政权比较表:
多民族政权并存的 时

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 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各政权关系特点:“战”与“和”
二、重要事件:
1、宋与辽──澶渊之盟
宋真宗统治时,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战后双方订立盟约,史称为“澶渊之盟”。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意义: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2、宋与夏和战
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后来议和:宋给西夏岁币。此后宋夏贸易兴旺。
第11页
3、金和南宋的对峙
(1)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建立金。金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同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2)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