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小鞋店》教学设计
篇1:《小小鞋店》教学设计
《小小鞋店》最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80、81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对数据简洁的统计整理,并能够进行简洁的数据分析,学生 能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较简洁的条形统计顺当。
三、当堂训练。
1. 练一练第2题.
课件出示2题的统计图.
要求: (1)学生独立审题,独立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沟通自己的想法.
(3)老师组织个别学生汇报自己的答案.
四、课后小结
今日你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回家从报刊、书籍、杂志、或网络中找一些有关统计图表的资料,
明天课堂上沟通.
板书设计--
篇2:小小鞋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创设《小小鞋店》这一教学情境,使学生经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驾驭简洁的统计过程,并能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进行简洁的分析。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猜谜语:小小两只船,没桨又没帆。白天带它到处走,黑夜停在床跟前。
调皮和同学们想开一家小小鞋店,应当怎样进货呢?
二、探究发觉
1、选两名同学到前面模拟开鞋店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忙进货。
生1:进一些款式新奇的鞋。
生2:应主要考虑鞋号的问题,应调查一下同学们须要一些多大号码的鞋。
生3:我也认为应依据同学们的鞋号去进货。
生4:同学们穿的多的应当多进一些。
2、以本班学生为例,进行鞋号调查问题。
(1)小组探讨调查方法。
(2)指名汇报。
(3)选的两名鞋店成员一名调查女生鞋号,一名调查男生鞋号。
(4)用表格记录调查结果。
(5)学生汇报并展示调查结果。
师:看统计表,你发觉了什么?
生1:男生最大鞋号是38号,最小鞋号是33号,女生最大鞋号是37号,最小鞋号是32号.
生2:穿34号和35号的人比较多。
生3:男生穿34号鞋的人最多有7人,女生穿34号鞋的人最多有8人.
小结:通过统计表我们发觉穿34号、35号鞋店同学居多。
3、探讨简洁的记录方法
师:有没有更简洁的记录方法?
(1)小组活动沟通,探究记录方法。
(2)组内相互说一说,再把较好的方法记录下来。
(3)请组长汇报本组最优的记录方法。
可以画圆圈、写正字、写对号等等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讨和发觉,你对鞋店的进货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穿那种鞋号的人多,就多进那种鞋。
三、理解应用
1、练一练第一题
(1)学生独立思索
(2)指名汇报
2、练一练其次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沟通,集体订正。
四、总结归纳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小小鞋店》的重点是用点线图整理数据,难点是表示数据。我的教学思路是:用以往的方法整理数据——用点线图整理数据——分析整理后的数据——做出决策,通过环环相扣的过程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1、老师没有留意倾听学生的发言,也没有做到敬重学生。一是学生回答错误时,没有刚好指出,二是发觉学生回答的答案和我想的相差甚远时,我强制打断了他,一个有阅历的老师是不胆怯出现问题的,抓住课堂的中的生成或许就能成为课堂的亮点,这个须要自己渐渐摸索,积累阅历。
2、、通过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证明平常课堂上我说的太多了,让学生说的太少了,课上我期望学生多说一点,说清晰一点就有点要求过高了。以后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管住自己的嘴,少说废话,多让学生表达。
在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今后肯定多加考虑和设计,仔细研读课程标准,抓住重点,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突破重点,多向有阅历的老师学习。
篇3:小小鞋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小鞋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一年级上册--分类”;“二年级下册--调查与记录”的基础上接着学习统计的相关学问。本单元主要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所用的方法有列表、画图等。为后续学均数的学问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