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北京南铁路客运站.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京南铁路客运站.doc

上传人:碧痕 2022/6/23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京南铁路客运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京南铁路客运站
杜 爽 北京南站的建设正值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中国铁路开始了以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客站为主的客站建设的新高潮。北京南站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新型客运交通枢纽。
北京南站地处北京市南二环右安门东滨河环行车道所环绕。南北两侧邻接基本站台处设置了简单轻巧的进站厅,担负着联系地上与地下空间的交通功能。环绕高架站房的行车道通过不同方向上的匝道与南北广场相连。为满足功能的需求,充分开发利用站前广场的地下空间。北广场为主要广场,采用三层立体布局地面层为人行景观广场和公交落客站,地下夹层为公交车上客站,地下一层为出站广场。南广场为辅助广场,地面层为公交落客站,地下为旅客出站广场。


北京南站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紧凑合理的功能布局,尽量减小旅客在站内的走行距离,为各种旅客提供便利的换乘条件。北京南站平面分为高架、地面、地下三个主要层次。
高架层为铁路旅客进站层,站房为高大的椭圆形建筑,中央为独立的候车室,东西两侧是进站大厅,在旅客流线上设置了四组售票用房和餐饮等服务设施。
地面层为铁路站台层,也是公交车旅客进站层,简单的南北进站厅,除布置了贵宾候车等重要空间外,主要起到联系上下各层面的交通功能。
地下一层跨越整个车场的地下部分形成车站的交通换乘空间。两侧为国铁出站厅及快速进站厅。两个地铁站的共用付费区布置在这个大厅的中央部位,四组楼扶梯分别通往位于地下二层的4号线站台,位于地下三层的14号站台。4号线与14号线之间设有楼梯,可以直接台对台换乘。最大限度地方便地铁客流的换乘。出租车载客层和小汽车的地下停车库仍然布置在东西两侧夹层内,有专用通道与交通换乘空间相连。交通换乘空间南北两侧直接与南北广场地下空间相连。


车站的客流活动中心为高架进站厅和地下一层换乘大厅,各种交通设施紧密围绕着客流中心布置。小汽车和出租车客流为上进下出的组织方式,进站小汽车和出租车的落客区位于高架平台进站大厅两侧,出站小汽车、出租车的载客区位于地下一层两翼的专用停车场,公交车站紧邻站房南北两侧分别布置在南北广场的地面层和地下层地面层为落客区,地下层为载客区,地铁4号线南北走向穿过站区,车站位于站房中心地下二层;地铁14号线东西走向穿过站区,车站位于站房中心地下三层。市郊铁路利用铁路普速车场做远期引入的预留条件。来自公交、小汽车和出租车的旅客由高架候车厅进站,来自地铁的旅客由地下换乘大厅进站。所有的旅客由地下出站。位于地下一层的换乘大厅为各种旅客提供了快速换乘的场所。在这里,地铁乘客和铁路旅客可以方便地双向换乘,铁路出站旅客也可以直接进入东西两侧的小汽车、出租车载客区和南北两侧的公交载客区。

形象设计的文化溯源

受地域文化和周边建设条件的影响,车站造型设计的整体构思起源于椭圆形态的保留和天坛概念的引伸。天坛采用三重檐的圆形平面的建筑形式,是古代建筑的最高型制。把圆形平面的三重檐运用到椭圆的平面上,最高的屋檐变形成弧形屋盖,与高架进站厅功能对应。车站两翼的雨篷,恰好可以通过两重屋檐的变化形成。采用轻巧的悬垂梁结构,实现建筑师追求的原始的重量感。此外,天坛的某些建筑符号被抽象地利用到车站建筑中来,北广场进站厅两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