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世说新语(00001).doc

格式:doc   大小:2,833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世说新语(00001).doc

上传人:才艺人生 2022/6/24 文件大小:2.7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世说新语(0000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世说新语
2
第5讲
篇目《世说新语》
单元解析本单元从南朝宋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中选了两篇短文,一是咏雪,一是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虽是文言文,但其中有一些当时的口语成分,语言文字比较浅易,而且所选的、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今义:
(四)、问题思考:
1、《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2、文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 ; 。
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3、《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4、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
8
(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
5、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无信、无礼)
6、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7、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8、请你写出有关雪的诗句。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少年游》苏轼
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江神子》苏轼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 〔宋〕卢梅坡

9、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
9
总结:
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炼生动的语言,点出了人物与环境的特点,使之跃然纸上。
答案:
(四)1、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2、谢道韫的比喻比好。因为柳絮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一种意境美,而“撒盐”的比喻过于直接,缺乏令人遐想的美感。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参考答案:
用“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而用“撒盐”喻好。
用“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
11
“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可用来喻“飞雪”的喻体还有如:鹅毛、蒲公英子等。另外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夏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3、4、5、6、7略
第二课时 课外拓展延伸训练二
(一)、月中无物
徐孺(   )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   )?”徐曰:“不然。譬(    )如人眼中有瞳(     )子,无此必不明。”    (选自《世说新语》)
1.给文中加点的字在其后注音。

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此必不明”中的“此”指代的是什么?
11
4.徐孺子年少聪敏,他从____联想到_________,把月中物比喻为____,反应极为敏捷。请再举出两个古代聪明少年:_______、______
(二)、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 “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类此。
7、解释加点的字。
遗 ( ) 夜书( ) 说( ) 尚明( ) 以治( )
8、翻译下列句子。
①云而过书“举烛”。
②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9、这个故事的寓意是: 。从中可归纳出一个成语: 。
12
(三)、薛谭学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