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大方县油桐种植技术.docx

格式:docx   大小:4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方县油桐种植技术.docx

上传人:夜紫儿 2022/6/24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方县油桐种植技术.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方县千年油桐栽培技术
油桐是油桐属(Vernicia)植物的统称,是重要的工业油料树种。从油桐种子榨取或提取的油称之为桐油,是世界上最优质的干性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渔业、建筑、交通运输、印刷、国防等行业。
油桐在我国栽培历史清表、深翻和造林前的林地整理。
在坡度大于 10 度,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域适合局部整地。局部整地有梯土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梯状整地是最好的水土保持整地方式,适合于坡度在20 度以下的地域,先按等高线放样,按样线开梯。一般接受半挖半填的方式,把坡面一次性造成水平台阶。梯面宽度因林地坡度和栽培品种不同而异。坡度越大,梯面越窄。一般每梯种植一行油桐。
带状整地适合于坡度在 20-30 度之间的地域,一般接受等高带状整地。沿等高线按肯定宽度开垦,在开垦带种植油桐,带与带之间不开垦,留作生土。
块状整地适合于坡度在 25 度以上的石质区、土壤疏松的喀斯特地域,在种植点四周整地。整地深度要求达40-60cm,一般种植穴大小要求达60cm×60cm×40cm。农家肥、复合肥等基肥施于栽植穴内。
造林密度
油桐造林密度的确定因树种长势、立地条件、经营方式及经营水平不同而略有差异。具 体而言,树种长势高大的宜稀,矮小的宜密;经营水平高的宜稀,经营水平低的宜密;立地条件好的宜稀,立地条件差宜稀;平地宜稀,坡地可稍密;南坡,西坡宜稀,东坡,北坡可稍密;土层深厚宜稀,土层浅薄宜密;土壤肥沃宜稀,土壤贫瘠宜密;石灰岩区宜稀,页岩区宜密;行距宜稀,株距宜密;桐农混种宜稀,纯林经营宜密。
千年桐栽植密度:土壤肥沃的23 株/亩,株行距5mX6m;土壤贫瘠的42 株/亩,株行距
4mX4m。
栽植
栽植季节
无论是植树造林还是直播造林,一般都是选择春季油桐萌动前,植树造林和直播造林同时进行。具体而言是在 1 月中下旬至 2 月底期间进行。
栽植方法
油桐造林方法为直播造林和植播造林同时进行,即每一个穴内种一株苗的同时播一粒种子。
造林前定点挖穴,每穴施腐熟的土杂肥10Kg,复合肥 ,过磷酸钙 ,上覆表土。填坑与施基肥必需在造林前15-20 天完成,以免发酵烧死苗木。栽植时,将坑内的肥料与泥土拌均匀,将油桐根部和茎部放入穴中,使根自然伸展,将细泥填入穴中,填至一半时, 将树苗稍稍用力提起,然后将其它土填入穴中,一边填一边踩实。填完后浇3-5Kg 压根水, 再覆 3-5cm 的松土和稻草,一保持土壤的潮湿。
整形修剪
一年生油桐一般树高 60-80cm,第 2 年开头分枝,主枝为轮生,然后1 年 1 层。油桐顶端优势明显,具有自然的中心领导枝,通过整形修剪能够培育成抱负的3-4 层中心主干型树冠。
油桐顶端优势明显,但顶端优势一去除,其潜伏芽萌芽力量很强。若幼树高达1m 以上还不分枝,需要剪去顶芽促进分枝。待长出 4-6 个主枝后,将最上面的一个枝扶为主干,其余作为第一轮主枝。以此方法,可以把握干预各轮侧枝生长。当一轮分枝达6-10 个时,可依据空间的均匀分布,疏去弱枝和密枝,以形成良好的树冠。
幼树的整形修剪一般在生长季节进行,而成年树的修剪一般是在冬季或休眠期进行。主要剪去弱枝、干枯枝、病虫枝、过密枝、交叉枝和重叠枝。
施肥
为促进油桐幼林的养分生长应以施氮肥为主,辅以少量的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