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幸福感研究综述.doc

格式:doc   大小:10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幸福感研究综述.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7/5/21 文件大小:1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幸福感研究综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幸福感研究综述摘要: 本文对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简单梳理, 对幸福感研究的新取向——幸福感概念整合模型作了介绍,并对今后幸福感研究思路进行了思考。论文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 社会幸福感, 幸福感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活着,然后希望获得更好一点。活着就是要满足生理需要,活得更好一点就是要满足社会和精神需要。怎样才算满足呢?幸福和自由是满足的极限。追求幸福, 作为人的目的和权利, 具有恒久而又常新的意义, 同样, 对幸福问题的研究也具有恒久而又长新的意义。从古至今,学者们从未终止过对幸福问题的探索。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先哲们就在探求人类幸福的途径, 当时的术语一直沿用至今。幸福是一个多学科的命题。它涉及到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哲学的很大一部分内容都尝试着对“何谓幸福生活”的问题进行定义。心理学侧重于对这种心理状态的描述及其成因的探讨。自 196 7 年 Wanner Wilsion 撰写《自称幸福感的相关因素》以来, 源自社会学的认知幸福感模型与源自心理学的情感幸福感模型便综合成了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 理论模型, 占据了幸福感研究的主流地位, 成了幸福感的代名词。在研究的进程中, 不同学科的学者根据自己探究的出发点不同, 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 是由需要( 包括动机、欲望、兴趣) 、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幸福感的研究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 物质生活水平从总体上看, 不断地提高, 人们梦寐以求的“丰裕社会”似乎成为现实。然而, 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的心理体验问题逐渐显现称呼来, 幸福感的研究也应运而生。近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幸福感再次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幸福感是一种个人感觉,他取决于个人对生活、工作和社会的综合满意程度。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 Seligman 2002 ) 。积极情绪是幸福的一个方面, 积极情绪体验不仅能够反映个人的幸福, 而且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如欢乐可以强化社会支持网络, 可以引导艺术和科学工作的进行, 创造性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满足可以使我们产生审视自己生活状况的愿望。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可以用新的更积极的方式来看待我们自己和我们周围的世界, 所有这些都可能引发更深层次的积极情绪。幸福感的作用不言而喻, 幸福可以增进创造性、提高生产力并且有助于长寿。有人认为,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因此, 幸福和幸福感是人类和人生的最重要课题, 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研究幸福感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将是学者们终身的责任, 为人类的美好生活提供理论支持和引导。 2. 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轨迹 幸福和幸福感幸福与幸福感在文献中没有做过区分,二者是被通用的。因为长期被通用,似乎淡化了二者的区别。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区别幸福与幸福感: 第一, 幸福是客观的, 如家庭美满、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等实实在在存在的现象, 带有客观性, 而幸福感是对幸福的体验, 是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