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智能位移控制器的制作方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智能位移控制器的制作方法.docx

上传人:421989820 2022/6/24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智能位移控制器的制作方法.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智能位移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智能位移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编程序控制器,是采用单片微型计算计机和光电编码器传感技术。在工业生产自动化过程中,用做测量位置并时时显示和输出的一种可编程序控制器。
背景技术17-R21、K1-K5并联,按键按下底电瓶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得到输入信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控制器具有以下优点能够测出实际的位置并能显示方向和工作状态,具有继电器输出、模拟量输出、通讯接口等多种功能;解决了机械凸轮控制器精度低、输出范围小的缺点,克服了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复杂、操作技术难度高的情况;具有模拟信号输出可与上位机连接直观显示工作状态并记录;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是一种
高效、实用、专业性强、工作原理和整体结构都是全新的智能位移控制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信号采集输入单元电路原理框图。
图3为信号采集输入单元电路原理图。
图4为继电器输出单元电路原理图。
图5为模拟信号输出单元电路原理图。
图6为键盘显示单元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智能位移控制器是由中央处理单元(它是由单片机、存储器、振荡器、通讯接口等组成)和信号采集输入单元、继电器输出单元、模拟信号输出单元、键盘显示单元组成,其特征是输入输出部分是由信号采集输入单元、继电器输出单元、模拟信号输出单元、键盘显示单元构成;信号采集输入单元输出口与中央处理单元输入口连接,中央处理单元输出口分别与继电器输出单元、模拟信号输出单元和通讯接口单元输入口连接,键盘显示单元接口与中央处理单元接口连接。
参见图2,信号采集输入单元是由光电编码器和信号前置处理电路组成,光电编码器接受控设备。
参见图3,信号前置处理电路是由接口P1、光电耦合器T1、T2、反向施密特触发器E1(1-3)及电阻R7-R10组成,光电编码器由受控设备采集的方波信号经P1输入给与电阻R7-R10连接的光电耦合器T1、T2进行隔离整形,信号处理后送反向施密特触发器E1取反,然后输入中央程序处理单元的单片机的INT1、INT0、T0口。
参见图4,继电器输出单元是由反向施密特触发器E2(1-3)、二极管D1-D6、发光二极管L1-L3、电阻R11-R16、三极管Q1-Q3、继电器J1-J3组成,单片机P21-P23口发出信号经反向施密特触发器E2(1-3)取反整型,通过串联的二极管D2、D4、D6和电阻R12、R14、R16,与三极管基极Q1-Q3连接使信号放大;发光二极管L1-L3与电阻R11、R13、R15串联,和二极管D1、D3、D5继电器J1-J3并联与三极管Q1-Q3的集电极连接,经三极管Q1-Q3信号放大驱动继电器J1-J3动作。
参见图5,模拟信号输出单元是由数摸转换器M1、功率放大器L1、L2、三极管Q4、电阻R33、R41、R42、R43、R44、R51组成,首先单片机P06、P16、P17口发出数字信号分别送给数摸转换器M1的DIN、SCLK、CS口,R51与M1串联+5V电源,M1将数字信号变成模拟信号经VOUT口发出给R33,再通过功率放大器L1、L2与电阻R33、R41、R42、R43、R44、R51、三极管Q4串并联,三极管Q4基极与R42连接,三极管Q4发射极与R43连接,三极管Q4集电极与R41连接,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