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中小河流指导意见.pdf

格式:pdf   大小:1,110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小河流指导意见.pdf

上传人:小辰GG 2022/6/24 文件大小:1.0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小河流指导意见.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五)初步设计应附流域水系图(标明水文站、雨量站,以及已
建、在建和规划的水利水电工程位置)。
(六)涉及排涝工程的,应根据相关规划和涝区自然地理条件、
经济社会情况合理确定排涝原则和标准, 划分排涝分区,进行排涝水
文计算。
(七)对部分多泥沙中小河流,应进行泥沙分析计算,分析河床
淤积演变情况。
三、工程地质
(一)工程地质勘察的适用规范
中小型河流治理工程基本上属于“线性”工程,原则上可以参照
4《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 188-2005)和《中小型水利水电工
程地质勘察规范》(SL 55-2005)中的相关条款,其勘察精度和深度
可根据具体工程实际略低于以上规程规范的要求。
工程区地震动参数及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应根据《中国地震动参
数区划图》(GB18306-2001)查图获取。受“”汶川地震影响区
应根据 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标准第 1 号
修改单《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确认
地震动参数和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
鉴于全国中小河流分布地域广泛,南北东西、平原、山区、丘陵
等不同区域的河流其工程地质条件相差较大,河流治理工程的侧重点
亦有所不同,工程地质勘察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区别对。待
(二)工程地质勘察的总体要求
1、区域地质环境
区域地质环境可以参照区域地质志和区域地质图作出简略概述。
对于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还应通过现场调查,简述工程区内以及
与之相关范围内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发育程度,评价地质灾害与河道
治理工程的关系。
2、堤防工程
拟治理的中小河流堤防工程应按已建堤防工程和新建堤防工程
5分别进行工程地质评价,明确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处理措施的建
议。新建堤防工程还可能存在线路比选问题,需对比较线路作出相应
的工程地质评价。
堤基工程地质条件一般说来较为简单,但工程线路较长,所遇地
质条件可能变化较大,因此较为强调按“线性”工程进行分段分类评
价;岩相变化大地质条件复杂区段应加密勘探,以达到有效控制的要
求。岩土体物理力学地质建议参数可结合本工程区的地质特点、代表
性试验和已建工程经验,采用工程类比法分段提出。
关于堤基渗漏问题的地质评价,应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已建堤防
工程的勘察重点在险工险段区),明确堤基渗漏的性质,分析研究正
常行工运 况下堤基是否产生渗透破坏, 工程措施的建议宜按“允许渗
漏但不允许渗透破坏”的原则提出。堤基垂直防渗会带来一系列环境
地质问题,特别是山区河流的堤防工程,洪水过程较短,堤基垂直防
渗措施应谨慎采用。
3、护岸工程
护岸工程应根据工程型式实施工程地质勘察和评价。重力式护岸
工程的重点在地基稳定,斜坡式护岸工程的重点在岸坡地质结构的稳
定性评价;两类护岸工程均应根据河势水流条件考虑冲刷深度。
对地震动参数大于等于 且存在可液化土层的工程地基,
6应根据实际地质条件评价地震液化的可能性并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
对城市区的兼有防洪工程以及城市景观(滨江路、江边公园等)
的防洪堤(墙)工程,其工程地质勘察可按护岸工程考虑。
存在迎流顶冲导致崩岸类型岸坡稳定问题的护岸工程,其工程地
质评价与以上一般性护岸工程建筑物应有所区别。
4、河道疏浚工程
河道疏浚工程地质评价的重点是河道挖深或拓宽后改变了原始
河流岸坡稳定条件,在水流冲刷浪蚀作用下可能存在岸坡稳定和岸坡
再造问题,应根据岸坡岩土体性质来考虑,地质建议的岸坡坡度应是
地质结构上的稳定岸坡坡度,当不能保证稳定岸坡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