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文档名称:

旅夜书怀和阁夜.ppt

格式:ppt   大小:2,607KB   页数:6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旅夜书怀和阁夜.ppt

上传人:977562398 2022/6/25 文件大小:2.5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旅夜书怀和阁夜.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1
第一页,共65页。
第一页,共65页。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背一背
第二十页,共65页。
第二十页,共65页。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历来传诵的名联。你认为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4分)
第二十一页,共65页。
第二十一页,共65页。
答案示例
① “垂”和“涌”用得尤为传神。“垂”是低垂的意思,“涌”是滚涌的意思。
②平野茫茫,群星低垂地面;江涛滚滚,月光在江中翻滚涌动。
③诗人表现了夜色中原野的辽阔和江流的奔腾,以此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境。
(1分)
(1分)
(2分)
第二十二页,共65页。
第二十二页,共65页。
① “垂”和“涌”用得尤为传神。“垂”是低垂的意思,“涌”是滚涌的意思。 (1分)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
②平野茫茫,群星低垂地面;江涛滚滚,月光在江中翻滚如涌。 (1分)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绘景象)
③诗人表现了夜色中原野的辽阔和江流的奔腾,以此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境。 (2分)
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效果)
第二十三页,共65页。
第二十三页,共65页。
解答方法: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景象加手法)
(3)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效果)
第二十四页,共65页。
第二十四页,共65页。
①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09年山东卷)
②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09年四川卷)
③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09年广东卷)
高考试卷中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题目:
第二十五页,共65页。
第二十五页,共65页。
2.第二种:分析技巧型
3.第三种:分析语言特色
4.第四种:炼字型
5.第五种:一词领全诗型
1.第一种:分析意境型
高考诗歌鉴赏题目类型
炼字型
第二十六页,共65页。
第二十六页,共65页。
2008年: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天津卷、上海卷、安徽卷、湖南卷 (六套)
近三年来高考考查炼字情况:
2009年: 广东卷、山东卷、四川卷(三套)
2007年:全国II卷、广东卷、江西卷、辽宁卷、天津卷 (五套)
第二十七页,共65页。
第二十七页,共65页。
解答方法: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景象加手法)
(3)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效果)
第二十八页,共65页。
第二十八页,共65页。
牛刀小试 感受高考
第二十九页,共65页。
第二十九页,共65页。
(2008年全国卷II)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4分)
第三十页,共65页。
第三十页,共65页。
答案示例
第三十一页,共65页。
第三十一页,共65页。
①“网”指“网住”。
②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使用了想象、比喻手法。
③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惜春之情。
第一步:提出并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运用了何种手法。 (描述景象和手法)
第三步:指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 (效果)。
1分
2分
1分
第三十二页,共65页。
第三十二页,共65页。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问: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