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满族丧葬习俗.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满族丧葬习俗.docx

上传人:mama1 2022/6/25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满族丧葬习俗.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满族丧葬****俗
  满族,一个居住在白山黑水间的民族,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形成了满族极具特色的民族风俗,其中的婚丧****俗则最为干脆完整地体现了这种民族风格。   满族历史上曾有过野葬、火葬、土葬等多种形式,近代以土葬为主。土葬满族丧葬****俗
  满族,一个居住在白山黑水间的民族,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形成了满族极具特色的民族风俗,其中的婚丧****俗则最为干脆完整地体现了这种民族风格。   满族历史上曾有过野葬、火葬、土葬等多种形式,近代以土葬为主。土葬也分先火葬后土葬及入棺干脆土葬两种形式。先火葬,将骨殖装入瓦罐后再土葬,这多用于远征时阵亡在外的将士****俗上是将死者的发辫割下,和骨灰放在一起,入罐安葬。满族先民认为发辫是灵魂寄栖的地方,故珍重保存。另一种尸体殓棺干脆土葬则是最普遍的形式。其仪式与汉族相同,难说是满俗汉化,或汉族满化,交融之处甚多,多大同小异,不作赘述。兹只记其某些独特之处。   首先是老人临终前,子女守在身边,尤其是长子必亲视含殓送终。咽气之前将寿衣穿好,咽气之后马上将祖宗板子和镜子用红布蒙上。传闻死者的灵魂望见镜子以为是河,不敢离家,故镜须蒙上,遮祖宗板,是为不使祖宗望见不幸的难过事。   人死后停放西间,头西脚东,口内放一枚铜钱。因此西为上,并不空口,死后钱粮丰足。   满族孝服前后开衩,马蹄袖,白粗布长衫,腰扎白布孝带,不披麻戴孝,不戴孝帽,只帽上围以白色孝带,妇女围孝包头,发髻放下,编成发辫。不论男女,皆白布蒙鞋,尚有父母一人在者,不蒙全,后跟处,留有鞋面本色。孙辈孝服加红布条。   满族丧仪不像汉族挂白色“岁数纸”于门外,而是在大门前或院中挂红幡,俗名“倒头幡”,即丹�。幡用木座高杆悬挂,出殡时随棺送至墓地。死者安葬后,如夫妻先死一人,在坟地将红幡去掉黑头、黑裱,拿回保藏,待后死者出殡时再用。当后死者安葬后,在坟地上将幡抢回给小儿做肚兜,可以避邪、免灾,使孩子平安长大。红幡质地不同,标记着地位等级的差别。官宦皆绸缎,平民百姓多用红布制做(长春地区昔时多用红布),幡长一丈二尺许,将整幅红布分为四条,边条略短,头和尾用黑布装饰。用三角形黑布作幡头,底部镶以锯齿状黑穗,满族古时以红色(血色)为凶色,故用于丧事。   满族入殓,用席蔽遮,不许见日光。不走门,从窗抬灵,男走左窗,女走右窗。开光、躲钉等与汉族同。   死后三日,在关帝庙前实行“送三”仪式,满语称“拉搭链”仪式(即送盘缠)。焚香祭祀,献供品,烧纸活、烧金银箔、烧包袱(写明收者、献者)。七日为出魂日,有死者上望乡台探家之说。是日家人在死者的卧房,铺上原来用过的被褥,摆上酒菜果品,等死者魂归享用,家人则肯定保持宁静,以防惊动幽魂,直到次晨头遍鸡叫,到西烟筒处烧纸哭祭。   满族棺材称“旗材”与汉族棺材“民材”不同。民材是上宽下窄的木槽式,上盖棺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