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独活寄生汤在痹证中的应用-独活寄生汤用量.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独活寄生汤在痹证中的应用-独活寄生汤用量.docx

上传人:lajie 2022/6/25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独活寄生汤在痹证中的应用-独活寄生汤用量.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独活寄生汤在痹证中的应用|独活寄生汤用量
  摘 要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痹证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痹证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服用解热镇痛药加独活寄生汤,或单独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煎服。比照组50例常规服用解热独活寄生汤在痹证中的应用|独活寄生汤用量
  摘 要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痹证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痹证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服用解热镇痛药加独活寄生汤,或单独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煎服。比照组50例常规服用解热镇痛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比照组总有效率为76%。结论:运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痹证,可使疗效增加,疗程缩短,削减复发。   关键词 痹证 独活寄生汤 疗效 应用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主要表现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酸痛或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1]。临床上具有渐进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痹证的发生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候条件、生活环境有关。痹证初期,不难获愈,晚期病程缠绵。   痹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因正虚易受外邪侵袭,且在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后,使肌肉、关节、经络痹阻形成痹证。因此,风、寒、湿、热之邪是引起痹证的外在因素。   依据病因以及病邪的偏胜,痹证一般分风寒湿痹和热痹两大类。辩证时,首先应辨清风寒湿痹和热痹的不同。热痹(风湿热痹),以关节红肿、灼热难受为要点。风寒湿痹虽有关节难受,但局部无红肿灼热,喜暖畏寒。对风寒湿痹,又应区分风寒湿偏胜的不同,风邪偏胜则关节难受,游走不定为风痹(行痹);寒邪偏胜,则痛有定处,难受猛烈为寒痹(痛痹);湿邪偏胜,肢体酸痛重着,肌肤不仁湿痹(着痹)。此外,对病程久者,尚应辨识有无痰瘀阻络,气血亏虚及脏腑损伤证候。   痹证总是由于感受风、寒、湿、热所致,故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筋通络为治疗痹证的基本原则,后期还应适当配伍补益正气之剂,对风寒湿痹的治疗,古代医家已有很好的论述,如《医学心悟・痹》说:“治行痹者,散风为主,而除寒祛湿佐之,大抵以补血之剂,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者,散寒为主,而以疏风燥湿佐之,大抵参以补火之剂,所谓热则流通,寒则凝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治着痹者,燥湿为主,而以祛风散寒佐之,大抵参以补脾之剂,盖土旺则能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   痹证的治疗,除按常规分型论治外,往往由于痹证日久,除风寒湿邪闭阻经络的症状外,经常出现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的症状。本人就独活寄生汤在痹证中的应用论述于后,仅供同道临床参考。      资料与方法   从2004~2009年中抽取100例痹证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比照组50例。其中,治疗组:男18例(36%),女32例(64%);年龄40~82岁,。比照组:男22例(44%),女28(56%);年龄25~70岁,。   治疗组:常规服用解热镇痛、抗风湿药加独活寄生汤,或单独服用独活寄生汤。基本药物:独活15g,桑寄生10g,杜仲10g,牛膝10g,细辛6g,秦艽10g,茯苓10g,肉桂10g,防风10g,川芎10g,人参10g,甘草10g,当归10g,芍药20g,干地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