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网络舆情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网络舆情报告.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5/23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网络舆情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网络舆情报告计划经济大一统局面和两报一刊统一思想的意识形态格局。互联网是中国社会的出气孔和安全阀。草根网民的呼声,哪怕是偏激的诉求,释放出来,也有利于上级政府和全社会发现基层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借自下而上的民意压力,有助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深化改革,增加体制的弹性和张力。体制需要认可和接纳网民这种新的社会力量;与此同时,网民的意见表达和政治参与也要学会克制。这种克制表现为:立足于制度的修复和完善,补台而不是拆台;从具体而微的民生问题和老百姓个人权利维护问题做起,不执着于宏大的政治叙事,放弃在网络空间极易被放大和追捧的英雄主义情结,水滴石穿般推进中国社会进步;把政府和体制视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重要帮手,乃至主导型力量,自觉在体制的空白缺漏处拾遗补缺。微公益成为官民联手改良中国的试验田。报告提出:前几年叱咤风云的时政类大 V ,往往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发言,信口开河,有的还好勇斗狠,却拥有百万、千万量级的粉丝,属于网络舆论的泡沫。政府强行挤掉泡沫,有利于塑造理性平和的舆论生态,虽然处置手法有些粗糙。在大 V 频频落马之际, 不妨包容专家型中 V 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理性建言。报告认为:从打击网络谣言推测中国政府企图扑灭互联网,是没有依据的。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不会出现大的倒退。 10月 15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规定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以及社会关注事项较多的政府部门原则上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新闻发布会,主动做好重要政策法规解读,妥善回应公众质疑,并积极探索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处置不好是心头之患,处置得当就是党和政府公共治理和基层民主的新平台。在新的十年开端,互联网的发展和管理之间如何取得平衡,政府在善管互联网与善用互联网之间斟酌损益,未来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人民网发布 2013 年互联网舆情报告民生仍是焦点司法舆情上扬吏治话题火爆 2013 年 12月 30日 09:06 来源: 人民网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 2013 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发布了 2013 年 20 件热点网络舆情。(时间跨度 2012 年 11月 1 日~ 2013 年 10月 31 日) 在 2013 年热点舆情中,民生问题和个人权益保护仍然是网络舆情的热点领域。年初的香港奶粉限购令,黄浦江上游的死猪,下半年的延迟退休之争,有关民众的安全感和尊严问题,容易掀起情感波澜。本报告重点分析了社会上常见的两类矛盾:城管与摊贩的冲突,医患冲突。从延安城管暴力执法,到湖南临武瓜农与城管冲突中意外死亡,再到唐山城管面对下跪商贩面带微笑,截至 2013 年 11 月初,新浪微博有关城管的词频已经高达 6000 万条,不少网民倾向于城管是社会戾气的制造者和激化者。而对城管亦为平民阶层,以及摊贩的暴力抗法行为,网络舆论则倾向于选择性忽略。医患纠纷由来已久,随着 2013 年 10 月下旬发生的浙江温岭患者杀医案变得格外尖锐,出现了医护人员集体抗议,全国上百家医院声援。与 2012 年哈尔滨杀医案中不少网友的幸灾乐祸相比,这次网民对被杀的医生普遍表达了同情,不变的是对当下医疗环境和医疗体制改革的牢骚不满。篇三:北外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北京外国语大学目录一 、网络舆情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