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蒙城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承担企业由去年的 10 家增加到 13 家;新增中小企业 786 家, 总数达到 2114 家。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4 亿元,增长 35% ;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48% ,比去年提高 个百分点。许疃煤矿、金源化工、华威和兆鑫汽车产销两旺,东升食品、雨润宏健、全森-1- 木业、恒瑞面粉生机勃勃,大普服饰、船舶制造异军突起。特别是全国汽车制造业十强之一的江汽集团成功重组中能安驰,标志着蒙城汽车制造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江淮安驰为龙头的汽车产业正在成为我县第一支柱产业和核心经济增长点。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把投资拉动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全县实际到位市外资金 55 亿元,增长 % ;实际利用外资 6400 万美元,增长 % ,总量位居全市第一。 11 个省“ 861 ”行动计划项目、 37 个市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 亿元。争取中央扩大内需项目 34 个,完成投资 6832 万元。金冠面粉、金峰财富等一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皖北汽配城、建材家居城、财富广场、中原箱包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快速推进,完成扩区 4 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实现“五通一平”;全年新增企业 25 家, 总数达到 60 家,完成工业总产值 17 亿元。“三农”工作实现新发展。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粮食生产平稳增长。全年粮食总产 万吨,较去年增加 万吨,连续 7 年获得粮食生产大丰收。畜牧生产再创历史新高。新增规模养殖场(户) 195 家,规模养殖比重达到 52% 。蔬菜生产快速发展。全县拥有省、市级安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10 个。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新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8 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365 家。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新增农机服务组织 38 个,农机总动力已达 206 万千瓦。林业生产成效明-2- 显。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 20 万亩,完成绿色长廊 150 公里,义务植树 200 万株,顺利通过全省绿化模范县验收。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累计完成土地流转 万亩,占全年任务的 103% 。全面完成县级农田水利规划,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被评为省级先进县。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按照启动新城区、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农村的思路,全年政府投资 12 亿元,实施十一项城乡重点工程,拉开城乡大建设的序幕,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城南新区建设日新月异。编制完成 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并坚持基础设施优先、社会事业优先、拆迁安置优先、聚集人气优先的原则,一期完成征地 584 5 亩,拆迁房屋面积 万平方米,支付征地拆迁补偿资金 亿元;投资 6 亿元的庄周、桂堰、六里农民安置小区建设进展顺利; 投资 亿元的“三横七纵” 22 公里道排工程基本完成,正在实施绿化、亮化工程; 6 公里的水系景观和六中分校、亳师附小分校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老城区改造初见成效。占地 66 亩的梦蝶广场建成并对市民开放;新建城区供水管网 87 公里,改造用水户 万户;修建道路 10 公里,安装更换路灯 1200 余盏,对小街巷、城市道路、万佛塔公园等进行硬化、绿化、亮化、净化;庄子大桥维修加固工程全面完成,投资 亿元的涡河三桥年底前开工建设。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编制审批中心村建设规划 182 个,开工建设新农村示范村 11 个,争取建设用地置换指标 8710 亩;投资 6100 万元的 61 公里县乡道路畅通工程春节前后全部竣工;农村广播“村村通”实现全覆盖,新建、改建村“两委”活动室 110 个。-3- 服务业呈现新繁荣。坚持把扩大规模、提升层次作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完善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城乡市场的繁荣与发展。积极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专业市场,皖北汽车中心批发市场入驻经销商达到 35 家,经营汽车品牌 68 个,建成汽车 4S 店 18 家,实现销售收入 30 亿元。继续实施“三下乡、两换新”工程,全年销售家电下乡产品 17 万余台。“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稳步推进,新建商品配送中心 9 个、农家店 196 家。编制完成《蒙城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全县旅游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工建设商住小区 10 个,完成商品房开发 30 万平方米; 建成廉租房、安置房 3100 套。着力优化金融环境,县农村信用联社改革及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工作稳步推进;漆园城投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建立了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