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校体育场所的环境探析
高校体育场所的环境探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场所的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其中体育场所的成功构建离不开完善的体育环境的建设。体育场所环境的建设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心理方面。体育场所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通过对聊城大学东校区现有体育场所的现状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力求形成对学校体育环境的整体认识,创造更符合师生需求的体育场所。
【关键词】体育环境现状分析体育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优化建议
一、高校体育场所的特点
高校体育场所一般是由若干个相互区别的部分组合而成, 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高校体育场所并不简单等同于各部分之和, 而是由各部分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以聊城大学东校区为例,北面体育场以田径运动为主,东面体育场以球类运动为主。
校园体育环境一般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及相对封闭性的特征,。校园体育场所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及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对释放学习压力、培养良好心态和坚强意志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东校区体育场所环境的现状分析
(1)位置及周边环境。聊城大学东校区体育场所主要包括三处,下面文章中将以他们所处方位来代替。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聊城大学东校区的三处体育场分布于校园的北面和东面,位于学生相对集中的宿舍、食堂及浴室周围。具体来说,北面训练场位于东校区东门附近,占地面积最大,临近校园出入口,道路宽阔。东面体育场处于宿舍楼之间,靠近校医院,附近道路禁止机动车进入,环境相对单一。西面体育场位于教学楼、食堂和宿舍之间,人流量最大,机动车、自行车数量较多,人车混行情况严重。
从位置上来说,三个体育场所的设置相对合理,都分布在人流量集中的地区,且远离了教学区,避免了噪音污染。
(2)现有的体育设施。三个体育场的风格迥异,北面体育场以塑胶跑道为主,主要使用人群为国防生,其他学生也可在这里锻炼,但使用人数所占比重不大。体育场内有国防生训练设施及足球场,体育设施单一。体育场内有水泥看台,一般大型体育活动大部分在这里举行。东面体育场地面材质为硬质水泥铺地,主要以篮球架为主,有少量羽毛球和网球场地。对全校师生开放,但从使用情况来看,以男生居多,篮球架的利用效率较高。西面体育场为砂石、煤渣铺地,基本已经废弃,水泥座台损坏严重,西面和东面各开一个小门,学生穿行其间,成为道路。
就体育设施来说,北面体育场建成时间较短,使用效率高,内部设施完好。但也存在一定缺陷,如场地内体育项目单一,以田径为主,缺少羽毛球、网球、乒乓球、排球等场地。场地很大,但满足不了学生课余锻炼和体育教育、教学的需要。东面体育场也存在体育设施单一的问题,西面体育场的建成时间最早,现在频临废弃边缘,内部设施损坏严重,无篮球架等基本体育设施,仅作为道路功用。
(3)附属设施及绿化情况。三个体育场的绿化均不到位,尚待完善。共同的缺点是体育场周围缺少高大乔木的种植,人在体育场上无遮荫避风处,打击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周围植被稀少,易产生噪音污染。
附属设施缺乏,如公共卫生间、医务室。学生在体育锻炼时易受伤,体育场应有临时医疗站点。另外,在大型体育活动举行时,应设置工作人员休息处。体育场周围标志性差,无指示牌。体育场周围也缺乏路灯、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