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高二
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这一年,是成绩分化的分水岭,成绩会形成两极分化:行则扶摇直上,不行则每况愈下。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
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
带箭头的流程线;
程序框外
必要文字说明。
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三)、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FormatImgID_0#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
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如在示意图中,A框和B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
2、条件结构: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无论P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执行。一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循环结构可细分为两类:
一类是当型循环结构
如下左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P成立时,执行A框,A
框执行完毕后,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执行
A框,直到某一次条件P不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另一类是直到型循环结构
如下右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不成立,则继续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给定的条件P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当型循环结构直到型循环结构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赋值语句
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
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
赋值语句中的“=”称作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的意义是不同的。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
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算式;
对于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
注意:
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能是表达式。如:2=X是错误的。
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如“A二B”“B二A”的含义运行结果是不同的。
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
赋值号“二”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
注意:
在IF—THEN—ELSE语句中,“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1”表示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语句2”表示不满足条件时执行的
操作内容;ENDIF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算机在执行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则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1;若条件不符合,则执行ELSE后面的语句2
第二章统计
简单随机抽样
总体和样本:
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
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
样本容量: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研究,.
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特点: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