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记叙文阅读知识与答题技巧.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记叙文阅读知识与答题技巧.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7/5/25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记叙文阅读知识与答题技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二)记叙文阅读知识与答题技巧一、记叙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二、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顺叙: 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记叙(时间先后) ,如《皇帝的新装》。作用: 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作用: 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追叙):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如《羚羊木雕》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把……起因或过程交代得更清楚。三、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A、记叙: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陈述。 B、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C、抒情: 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D、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 E、说明:是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四、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作用: 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思想性格等。神态描写作用: 交代了人物的…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动作描写作用: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语言描写作用: 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心理描写作用: 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 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2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 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作用: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就是为了抒情烘托人物的…心情、预示人物的…命运、渲染…环境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社会环境: 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3 、细节描写 4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反问 1、常用修辞方法(1)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 (2)拟人使事物具有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其作用是使所写"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生动,表意丰富。(3)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4)排比: 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强调了+对象+特性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 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5)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 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6)引用:说明文、记叙文:既增强了说服力, 又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趣味盎然。在议论文中,作为论据可以增强语言说服力,使论证更加充分。(7)设问:作用: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思考,吸引读者。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可以有承上启下(过渡) 的作用; 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8)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9)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10)对比:突出强调其中某一对象的…特点。(11)反复:强调了…情感;强调了…内容例1:" 盼望着,盼望着, ……"强调了盼望的急切。(12)反语: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例1:(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六、写作手法及作用: 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写作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象征、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常用具体如下: (1 )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 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 )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 )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 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 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 对比手法通过比较, 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 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6) 衬托( 侧面烘托) 手法和正面描写。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