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古诗主题思乡、明月全国通用.pdf

格式:pdf   大小:29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古诗主题思乡、明月全国通用.pdf

上传人:buzaiwuzhuang123 2022/6/26 文件大小:2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古诗主题思乡、明月全国通用.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古诗主题(一):思乡、明月
乡思
在古代社会,有的人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也有的人因为被贬谪流放,被征发边
疆,不得不离开家乡,流浪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与亲友相见。
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风一比喻人的离别。
“月亮”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乡
唐代大诗人李白客居他乡,恰逢中秋之夜,圆月高悬,四野沉寂,想念亲人故里,不禁惆怅
,随口轻吟: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举头望明月”自然就联想到“花好月圆”,正是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节。于是“
低头思故乡”的天然之笔,实乃胸中溢出,思情不可阻。
国家战乱使杜甫滞留长安,不能还家团圆,时值秋寒月冷之夜,他思念久别的妻子儿女,写
下《月夜》诗一首:
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环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
翻译
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环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
今夜的圆圆的秋月是多么皎洁美好,妻子却一个人在闺房中独自望月!
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思念在长安的父亲,还不能理解母亲对月怀人的心情。
夜露深重,你乌云似的头发被打湿了,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
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倚着窗帷,仰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的泪痕呢?
诗人本是思情切切,却不如实说出,而反说妻子在家望月思念他。
孩子们虽然不知母亲望月何种意义,却也是万般思念父亲。这样写反衬出诗人思念故乡、想
念亲人的情怀。
月光如手臂一样清冷,更可知望月之久,思夫之切。情境优美,格调有些压抑低沉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直接抒发思乡之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亮,以
此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落时,伴着几声乌鸦的啼叫,结霜了,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心中只感寂寞。
苏州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其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写月落夜深,繁霜暗凝,诗人夜泊苏州城外的枫
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写出了羁旅者的孤独清寥的感
受。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